再次来到江苏邳州,是初秋时节,成片成片的银杏已开始泛黄,掩映在树林里的农家小楼个个精致秀气,楼前欢笑的人群分不清干部和普通村民。想起十几年前这里还贫穷落后、矛盾重重,记者不由感慨万千:是什么让这个拥有180万人口的大县取得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辆开进百姓心头的车
“来啦!”在八义集镇周家村村口,四处张望的村民话音刚落,就见一辆面包车稳稳停下,车上的人迅速排齐桌椅,摆好电脑,放上标签。再一看,村民已排起长龙。“俺来办尊老金。”91岁的吕韩氏说,“以后我每月能领100块钱尊老金了。”老人笑开了颜:“这车可帮了我大忙,以前必须去镇里办手续,来回要半天呢。”
老人口中的车,叫“百姓办事零障碍大篷车”。原来,八义集镇南北狭长,南边的村子离镇政府60多公里,有时,村民骑车赶到镇里,不巧镇政府的人已经下班;也有时候,来办事的百姓没带齐证件,只得再跑一趟。为让村民省心,去年8月,八义集镇买了一辆依维柯车,把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老龄补贴、低保户调查认证等最常用的56个事项,统一安排在车里办理和咨询。令镇党委书记衡钧意想不到的是,车子第一次开进村就大受欢迎,大家相互转告,在地里干活的人也赶忙放下锄头,赶来看个究竟。今年6月,邳州在全市推广八义集镇的经验,为25个镇统一购置了“百姓办事零障碍大篷车”,并规定“大篷车”每周在村里办事不少于5天,每月每村不少于一天。
实际上,这只是邳州推进服务百姓零距离的一个缩影。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东风介绍,近年来,邳州在全国率先开通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系统,“书记市长网上直通车”等,及时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其中,“书记市长网上直通车”推出一年多来,已搜集到问题6000多件,目前99%已解决。
“干群关系紧张,根子在干部。干部没把群众放心上,遇事推诿扯皮不作为,就会引发群众不满,使群众产生怨言。”邳州市委书记王强说,服务百姓是条没有终点的路,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的同时,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被动应付、浅尝辄止等现象,坚决破除形式主义的东西,做到服务百姓不打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