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明: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领导能力  (2)

刘宝明: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领导能力 (2)

核心提示: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领导力,就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紧密结合践行群众路线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基础,许多领导学和管理学研究表明,领导力与自我认知水平呈强烈正相关关系,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导致不良领导和管理脱轨的重要原因。

营造和谐氛围

领导能力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塑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和干群关系氛围,实现一地区一部门一单位的科学发展。党对各级领导干部考核思想的转变充分说明了超越绩效的“组织健康”因素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性,是我党领导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从这个角度讲,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领导能力,就要努力做到:以群众路线为指导提升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实践层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步骤。现在许多单位都十分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但不少单位一提建设学习型组织,就是倡导大家多读书学习,书单开得越来越厚,心得写得越来越多。但事实上,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组织”学习,而不是个体学习。真正的组织学习是在不断突破“组织防卫”(即组织成员间消除戒心、彼此信任)的前提下,通过“深度汇谈”和“讨论”等方式,使“意义(思想)在组织成员间自由流动”(即“共同思考”),从而不断破除“集体思维”、熔炼“集体智慧”,实现组织的能力、实力、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建设学习型组织重在采取各种方式使“组织”“学习”起来;以群众路线为指引提升组织文化建设的实践层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以群众路线为指针校正、克服与消除不良组织行为。不良组织行为是组织发展的毒瘤,轻则败坏组织风气,重则贻害组织的事业。如“集体思维”,学术界有人将其称作“集体愚昧”,它是指在特定的思维模式和组织氛围的支配下,大家对组织的弊病、风险、短板视而不见,还要打压少数持不同意见的“清醒者”,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的官僚主义”。群众路线可谓校正、克服和消除不良组织行为的不二法门和治本之策,因为只有激发群众的智慧,弘扬群众的崇尚、追求、期盼和共享价值观,才能以睿智战胜群氓、以清风压倒邪气。根绝不良组织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组织氛围、减少组织的盲从与失误,是对领导力的重大考验。

加强自我修炼

领导能力最深刻的表现,就是领导者的以德服人,即领导者基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凝聚追随者。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力本质是影响力,而影响别人的终极因素还是人的内在。从这个角度讲,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领导力,就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紧密结合践行群众路线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基础,许多领导学和管理学研究表明,领导力与自我认知水平呈强烈正相关关系,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导致不良领导和管理脱轨的重要原因。应该说,“总要求”为各级领导者提高自我认知明确了方向和着力点。即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学会“照镜子”并不断突破自己的敏感阈限,真诚接纳群众反馈,敢于揭短亮丑、深刻剖析自我。这需要各级领导者勇于打破面子文化的痼疾、以知耻近乎勇的心态面对群众的批评甚至责难。二是紧密结合践行群众路线加强自身修炼。领导者个人修炼的着力点也应该注重三个层面:一曰品行修炼,即“事上磨炼”。孟子说“人有德慧术知者,常存乎疢疾”,意思是人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具备较高的道德和智慧。二曰涵养修炼,即“涵养吾一”。儒家经典《大学》提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说明最基础的还是诚心正意,只有心正才能身正,才能具备领导力。三曰境界修炼,即“廓然大公”的修炼。人们常说“境界决定高度”,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会患得患失,是因为常有私心杂念在作祟,所谓“吝,故无浩然之气”。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将群众利益时时放在心中,思群众之所思、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期,才能去除私心杂念、改变“小鼻子小眼睛”的做派,到达“廓然大公”的境界,心甘情愿做群众公仆,从而体现出人格魅力和领导力。

总之,践行群众路线是提高领导能力最坚实的途径,而领导能力的提高,也必将更好地推动党的群众路线的落地和实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各级领导者提高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和更宽阔的舞台。

(作者系中化集团公司管理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