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根本的,引领在于经济实力。“中国经济产生的强大引力让这些国家愈发难以抗拒。”一位亚洲分析人士谈到东亚合作如此断言。国立澳大利亚东亚论坛负责人、经济学家德赖斯代尔认为,几乎所有东亚国家现在都指望中国成为它们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在过去十年迅速增长,未来中国很容易实现习近平提出的、在2020年与东盟十国贸易额达到一万亿美元的目标。
(图片:10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出席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
突出睦邻友好
国际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领导人在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东亚系列会议上的讲话透露出,中国与地区的合作是全局式的,它立足于友邦睦邻,散发着善意与诚意。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发挥对地区经济的辐射作用,在为地区带来福祉的同时普惠更大范围。
睦邻友好、战略互信向来是维护东亚地区和平、实现共同繁荣的前提。国与国打交道,好比人与人往来。只有相互信任,没有猜疑,彼此照顾对方的感受,才能创造交往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合作与共赢提供有利的条件。
当前,在东亚地区,倡导睦邻友好、战略互信更有现实意义。由于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交错,东亚地区各国之间既有谋求共同发展的“理想”,也有现实地缘政治纷争的“现实”。深化战略互信,就是地区各国对彼此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现实行动没有疑心,相信对方的发展一定会成为自己发展的机遇;推进睦邻友好,就是地区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必须指出的是,在谋求东亚地区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政治上的睦邻友好与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密不可分。没有睦邻友好,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就没有保证,经济发展就缺乏根基;缺少互利共赢,大家在追求各自发展的道路上“自扫门前雪”,甚至进行恶性竞争,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睦邻友好和战略互信也终将受损。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教授斯外说,尽管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存在海洋争端,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并未受影响。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升级,相信地区内的安全隐患将得到缓和甚至彻底解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