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学研究:古与今的碰撞

莎学研究:古与今的碰撞

【核心提示】莎学因此进入了一个颇为尴尬的位置——与新思想天衣无缝地融合,抑或回归到“古老文物”研究中去。这一现象的出现不禁让莎学者产生两大疑问:历史主义和当代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当代莎学研究是否存在新思路?

201310140907021663

四百年来,莎士比亚戏剧(以下简称“莎剧”)成就为世所公认。9月26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官网刊登的文章《说不尽的莎士比亚?》(Is There Anything New to Say about Shakespeare?)写道,“莎剧呼唤着人类的原始情感,有着广泛的吸引力。”莎学和莎剧一样,早已发展成为一门显学。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后,莎学研究是否已穷途末路?莎士比亚究竟会不会过时?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莎学研究陷尴尬:古与今的冲突 

毋庸置疑,莎士比亚是英语世界的文化符号。然而莎剧和莎学如何在延续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与当代大众文化融合,成为不少西方学者思考的问题。英国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劳丽·马奎尔(Laurie Maguire)在《有志者事竟成》(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中将莎士比亚视为欧美当代文化产品的“领路人”。马奎尔认为,如今还有大部分学者热衷于从认识论、表现方法、记号语言学、延异、阈限、文化地位等视角研究莎士比亚,但鲜有从自身情感出发去剖析莎剧对于嫉妒、爱、得与失等主题的探索。

莎士比亚影响力如此巨大,以至于西方诞生的不少思潮或术语都或多或少地与莎士比亚笔下的作品存在交集,例如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与之相对,传统的学者认为莎剧终归是时代产物,其脱胎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英格兰,因此不可能从那个历史中抽离,故而乐此不疲地在莎剧、莎学研究中打上伊丽莎白时期、詹姆斯一世时期的历史烙印。莎学因此进入了一个颇为尴尬的位置——与新思想天衣无缝地融合,抑或回归到“古老文物”研究中去。这一现象的出现不禁让莎学者产生两大疑问:历史主义和当代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当代莎学研究是否存在新思路? 

莎士比亚与当代议题的融合 

伦敦大学高等研究院杰出高级研究员布莱恩·维克斯(Brian Vickers)在论著《盗用莎翁之名:现世批判论》(Appropriating Shakespeare: Contemporary Critical Quarrels)中写道,“最令我烦恼的即是带着‘现代’这副眼镜去看‘历史’。这是一副歪曲了的眼镜,总是局限性地关注某一个莎剧中的某一些问题。” 维克斯以《奥赛罗》为例,“《奥赛罗》的情节设置在伊阿古的嫉妒和愤怒的情绪波动中,他嫉恨并利用苔丝狄蒙娜陷害奥赛罗。第一代女权主义批评家读到这里就抓住这部戏剧不放,将该剧作为莎士比亚厌恶女性的一大例证。这一观点过于狭隘和主观,兴趣点集中在男性对女性的迫害上,忽略了动因,也忽略了奥赛罗承受的痛苦,这种做法只是利用莎剧来强化自己的判断。”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早期现代英语讲师莎拉·达斯塔吉尔(Sarah Dustagheer)一直专注于研究伊丽莎白时代室外、室内表演的区别。达斯塔吉尔表示,如果不将莎剧放在历史视阈中考察,就无法客观地研究莎剧。学界在这些领域显然尚未做足功课。尽管达斯塔吉尔的研究植根于历史分析,但她同时也支持有别于传统的、当代的研究范式,并赞成将伊丽莎白时期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与今天作为文化符号的莎翁割裂来看。莎士比亚现在是一个符号,已经和性别主义、殖民主义等现代议题融合为一,成为当下文化辩论的一部分。 

借历史之眼了解莎翁 

对莎士比亚知之甚少是莎学研究不可规避的一大挑战。英国萨赛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英语系教授安德鲁·哈德菲尔德(Andrew Hadfield)对本报记者表示,与对作品的熟稔于心相比,我们对莎士比亚一直知之甚少。事实上,同时期的不少作家,如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e)、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等人的生平记事都寥寥无几,有的甚至连画像、手迹、信件都鲜有留存。为了了解当时某个作家的创作意图,只能纵观整个伊丽莎白时期的社会风貌。

或许有人会对文学批评提出质疑,甚至认为文学批评有牵强附会之嫌;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作者的本意,有时作者的本意甚至会被曲解或放大。对此,著名诗人及评论家艾略特(T. S. Eliot)曾说,对于像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人物,很有可能没有人能够正确理解他。若如是,我们就应该将我们错误理解他的方式时时更新,而终止一种错误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新的错误取而代之。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最应关注的或许不是有谁真正地理解了莎士比亚,而是莎士比亚不断地带给人们的新的启示和认知,而这也正是经典得以跨越时代的魅力所在。 

古今结合: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除在探析莎士比亚生平时应注重古今结合外,分析莎剧也是如此。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深入了解早期现代英语的用法,可以使研究更精确。电子语言学研究已经证明,莎士比亚所创造的新词数量并不像18世纪时人们所认为的那么多。

剑桥大学英文系教授约翰·克理甘(John Kerrigan)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目前仍有不少可待改善及挖掘之处。以《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为例,该剧直到目前还未见完备的版本,可以将其语言通查一遍,从戏剧史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将这部作品置于完整的历史背景之下研究。如今的版本较之以前要完善得多,因此进一步完善也更加不易,但是依然有可以改进的空间。而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而言就更是如此。对于《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及《奥赛罗》等作品中的种族、文化差异问题的理解在不断变化,而对于性别研究以及金钱、宗教、对君主制的态度等问题的研究也处于变化之中。

另外,如《哈姆雷特》、《李尔王》及其他一些知名的作品因为有不同的版本传世而引发诸多思索和争议。有人认为同一戏剧的不同版本中仅有一个是最接近原汁原味的,也有人认为各种版本都一样可靠,因此会同时都予以印刷出版。对此,克理甘认为,无论是读者还是演员都应相信编辑们会给出一个合理的版本,但是同时也应当意识到还有其他同样合理的版本存在。实际上,最终的绝对正确的版本是不存在的。读者和演员也不会因此而感到非常困扰,因为在后现代时代,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有机整体性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少,作品被改编或者缩减是常有之事。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