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离岸业务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闸对离岸人民币债市发展同样将产生积极影响。
“国际经验预示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空间广阔。”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朱琰此前撰文指出,新加坡、香港和上海三者同为东南亚的航运港口、自由贸易区,前两者均为离岸金融中心。比较而言,上海凭借中国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更能够与内陆经济形成联动,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后,将成为促进中国贸易的驱动力,以此带来的金融需求巨大。
上海的离岸业务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机构和产品相对较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对此亦表示了赞同,“我们认为,自贸区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摩擦成本,另一方面是将金融改革的攻坚环节放在自贸区进行试点,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节奏。而人民币国际化,恰恰是这两个问题的重要交叉点,因此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势在必行。”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中长期看,上海和香港将形成优势互补。一是离岸人民币存量规模有望快速扩张;二是更多国内企业将进入离岸市场融资,有利于债券发行人的多元化;三是国内外市场联动增强,国内和离岸债券收益率有望趋同。
多个离岸金融中心“齐头并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多个离岸金融市场变得可行起来。在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过程中,离岸人民币存款、兑换、发债、投资、清算、资金等各项业务将全面拓展,并使人民币在海外逐步沉淀壮大,促成境外循环的不断完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