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日美双方在战略上又是互有需求的。美国“重返亚洲”和“战略再平衡”等战略的基本出发点,都是想要分享21世纪亚太地区发展的红利。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美国的解决策略就是拉自己的“小伙伴”多方面应对中国,而日本则是最被美国看重的一个。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美国实际上又是支持日本、要求日本在区域政治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时对日本好象不甚满意、有时又在支持日本的原因。美国希望日本不要非理性的‘没事找事’,而希望日本多做一些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事情。”杨伯江研究员说。
安倍图谋不会实现
刘江永教授和杨伯江研究员均认为,安倍的这番挑衅言论,只可能加剧地区对抗。而且,安倍的计划也不可能成功。
杨伯江研究员认为:“安倍内阁的这一做法,显然是把时空背景搞错了。”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家之间的利益相互渗透、高度依赖。再用冷战时期的一些做法去应对其他国家,是徒劳的。现在,亚洲地区各国之间的合作方兴未艾,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合作和发展,而不是政治、安全或者军事争端。在日本和中国之间,‘第三方国家’会奉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战略。这些国家不拒绝与日本合作,不拒绝日本的援助,并不代表它们会为了与日本合作而与中国分道扬镳。安倍的做法显然是在逆历史潮流而动,他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刘江永教授也认为,美国和苏联都曾在中国周边制造围堵策略,都以失败而告终。现在日本似乎是在重蹈覆辙。“日本不是超级大国,中国也不是当年的中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没做成的事情,日本更不可能做成。日本把自己定位为与中国角力抗衡的角色,在中国周边甚至更大范围内利用领海争议等问题挑拨是非,凸显日本的地位,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最终将失败。”
刘江永教授也指出,日本利用钓鱼岛争议,使得中日两国民众在感情上发生了对立,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今年是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35周年,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应该遵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和原则。“我认为,广大日本民众一定会认清安倍所走的错误道路。如果安倍一意孤行,不仅会在国际上遭到失败,也终将被日本国内爱好和平的人民所抛弃。”(记者 陈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