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学者解读“中国梦”(3)

摘要:“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中国领导人对“中国梦”所作的全面深入细致的阐述,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在国际上受到普遍赞赏与欢迎。

困难不可避免

亚历山大·拉林: 实现“中国梦”也面临一些困难,有的困难来自内部,有的来自外部。

从内部因素看,首先是社会障碍。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潜力已经耗尽,改革的负面后果清楚显现出来,社会出现贫富分化,财富分配出现不平衡。中国面临一些新任务,需要找到解决办法。

第二,把生产从面向出口转向国内市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增加居民需求,需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

(图为天安门广场。)

第三,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不高,也是实现“中国梦”面临的一个障碍。这一点必须克服,因为不提高教育水平,就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自然资源不足,存在森林问题、水资源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这些问题都极为重要,必须以某种方式解决。

从外部因素看,世界不稳定,存在许多威胁,既有传统威胁,也有新威胁。霸权主义威胁世界。由此就产生增加军费开支问题。这些开支本应用来解决其他任务。这是很大的问题。

世界是残酷的,不是每种梦想都能自动变成现实。梦想的实现需要奋斗,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