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学者解读“中国梦”

摘要:“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中国领导人对“中国梦”所作的全面深入细致的阐述,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在国际上受到普遍赞赏与欢迎。

“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中国领导人对“中国梦”所作的全面深入细致的阐述,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在国际上受到普遍赞赏与欢迎。

在与中国保持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俄罗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是研究中国的重镇。日前,该所三位重量级的学者,亚历山大·拉林、谢尔盖·卢贾宁、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分别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畅谈了他们对“中国梦”的看法。他们既驳斥了外界对于“中国梦”的一些误读或歪曲,也客观分析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多种挑战。

“中国梦”是和平之梦

亚历山大·拉林,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梦”思想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的标志。它是习近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习近平的“中国梦”思想与胡锦涛时代的“和平崛起”战略本质上一脉相承。我认为,无论是“中国梦”,还是“和平崛起”,源头都是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思想。

我通过个人的观察发现,习近平表达的建设美好生活、提高物质水平的愿望,极大地鼓舞中国人民。当然,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物质状况,想到的是自己的个人生活,但每个人的这种愿望汇集在一起,就是整个国家的梦想。这种一致,这种和谐,实际上就是“中国梦”,就是“中国梦”的内涵。这是社会心理动机。目前,中国人充满自信,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这赋予他们新的力量。

1

(9月25日,几名小朋友在长卷上描绘“民族团结庆国庆”场景。)

谢尔盖·卢贾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梦”是和平的梦、发展的梦、合作的梦和互利的梦。这是一种正确的认识。“中国梦”中包含三个关键元素:和平、发展和合作,不仅仅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梦想),也给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希望(梦想)。

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梦”必须通过和平发展来实现,这是毫无疑问的。目前,世界不少人认为,中国打算靠其他国家埋单、首先是靠其他国家的自然资源实现“中国梦”。对此,我认为可以通过两项主要工作来扭转这一观点:一是在双边和多边项目框架内发展合作;二是开展积极的对外宣传工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