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不该有“下班沉默症”

回家不该有“下班沉默症”

上班时侃侃而谈,下班后却疲惫得连一句话都不愿多说;酒桌上笑容满面,家庭聚会就面无表情……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

家庭本是心灵停栖的港湾,下班回家后的时间,也该是畅享合家欢愉的时刻,何以上下班的场景转换,竟带来如此大的迥异表现?客观而言,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在外忙碌一天,难免身心俱疲,回家静歇,有利于第二天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新的打拼中去。然而,沉默以对的做法,意味着没有很好地顾及家人感受,忽略了自身的家庭角色,结果可能造成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关系紧张。这不仅损伤了家庭和谐,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

泰戈尔曾说过,沉默是一种美德,但在爱的人面前,沉默就是懦弱。谁都不是工作机器,家庭角色不应成为工作角色的牺牲品。而且,与家人的亲情互动,往往比静默更有利于身心放松。患上“下班沉默症”的职场人士,不妨更新下角色排序,回归家庭生活,从中找寻更多精神慰藉。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