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缺口”呼唤提升劳动者价值认同

“养老护理员缺口”呼唤提升劳动者价值认同

近日,首届北京失智老人照护服务与管理论文大赛暨论坛在京拉开帷幕,来自多个领域的17名选手,根据实际案例、日常工作以及相关研究,阐述了其对失智老人照护方面的观点。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老年人,尤其是失智老年人的专业照护人才十分缺乏,北京市养老护理员只有7000人,缺口约2.3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患失智症的老年人正越来越多,我国的失智症老年人大约有近千万,养老护理员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但与之相对应的,只有60万左右的养老护理人员,其中持证上岗的不足10万。

养老护理员的缺口如此之大,根源于这一职业没有得到足够的价值认同。一方面,养老护理员被先入为主地判断为一项低水平、低技能的体力劳动,在市场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和激励;另一方面,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养老护理员是一项“伺候人的工作”,有失“脸面”。难以实现“让劳动更有价值,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养老护理员不受待见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与一般老人相比,记忆碎片化、认知和表达存在障碍的失智老人,需要他人更多的关心和照料。失智老人看似荒诞实则痛苦的行为,需要人们更多的理解与体谅。目前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猛烈冲击,养老社会化逐渐成为普遍的利益诉求。

一个优秀的养老护理员,犹如一个“结构洞”,能够用于连接两个难以直接发生关联的关系人,让失智老人和家人更好地进行情感互动。社会分工逐渐专业化、精细化,养老护理员也需要更多具备医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失智、失能、空巢、独居等弱势老年人,应该得到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只有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才能补上专业护理人员的人才缺口,让失智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提升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完善失智老人照料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促进养老护理员专业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要给予养老护理员更多的尊重与认同,让他们在市场中有更好的机会和待遇。

尽管养老护理员难以治愈疾病,却能够安慰和帮助失智老人,其作用发挥和价值实现,直接关系到失智老人的生活品质。只有提升价值认同,只有让养老护理员真正实现 “体面劳动”,养老护理行业“人才荒”才会得到破解。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