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外交的“去冷战化”战略(3)

对美外交的“去冷战化”战略(3)

“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

那么中国有哪些大势可谋,哪些战略可讲呢?理论上,北京有两个战略可以选择:“回归冷战”或“去冷战化”。北京学者阎学通先生最近出版的力作《历史的惯性》提出,2023年即未来10年,中美形成世界政治的两极,中国应放弃不结盟政策,组建联盟和美国对抗,以公平、正义、文明取代美国鼓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

虽然该书作者否认全球化条件下的两极格局孕育着巨大的冷战风险,但组建以中国为首的政治军事同盟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和美日韩澳军事同盟,在逻辑上必将世界政治分解为有组织的两大对抗阵营。即使两极也可搞缓和,但对抗是两极格局赖以生存的机理,而对抗的表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是热战的话,便是冷战。

作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中国理应促进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整合,而不应刻意组建同盟形成两大对抗的阵营,回归冷战。如果真是这样一个结局,那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灾难。

笔者认为,如果真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的话,“去冷战化”应是最理性的选择。所谓“去冷战化”就是去掉冷战遗留下来的政治军事体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日韩澳军事同盟就是这个冷战遗物的典型代表。事实上,这两个军事同盟体制,也是美国到目前为止能称霸全球的体制基础。遵循“釜底抽薪”的逻辑,想方设法“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找到分化瓦解这两个体制的方法。从这个意义讲,“去冷战化”战略的最大逻辑是,以非对抗、非军事的手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以潜移默化的效果来动摇美国称霸全球的冷战基础。

这么大的战略,不可一蹴而就,但也绝不是想入非非。须知,北约和美日韩澳军事同盟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倘若美国和北约在土耳其购买中国反导弹系统事件上把安卡拉逼急了,土耳其退出北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样的,美国在中东长期以来的盟友也开始动摇。沙特阿拉伯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大同盟国日前在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后拒绝出任,表面上是批评安理会工作效率低下,实际上是发泄对美国处理叙利亚事件以及美国向伊朗示好的不满。可以想象,美国和伊朗和解之日,便是华盛顿与利雅得分手之时。另外,华盛顿在中东地区的另外一个铁杆友邦埃及在同美国分道扬镳的线路上渐行渐远,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再来看看欧洲。美欧同盟关系一向被双方标榜为牢不可破的价值共同体。可恰恰是这个万年价值共同体内出现裂痕了。10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坚信她的手机遭到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愤怒至极,一改平日温柔的气质,深夜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强烈抗议。德国总理新闻发言人的陈述表明,默克尔对奥巴马说了很多难听的重话,教训盟友之间怎能干这种肮脏的事情。她告诫奥巴马,监听是“对信任的严重践踏”、“完全无法接受”。

须知,这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国64年以来美德发生的最激烈外交冲突。以往,如果德国外长召见外国大使提抗议的话,大使们都是来自非友邦国家,经常是所谓“流氓国家”的大使。这次可不同了。默克尔的亲信,德国国防部长哀叹,这次事件后,德美之间的信任,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事实上,自美国前特工斯诺登出走香港避难莫斯科事件以来,美欧之间便出现了价值观认同的裂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棱镜门将对未来欧美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主要是非常负面的影响,因为双方以共同价值观为纽带的同盟关系的根基因为棱镜门事件所暴露出来的信息开始发生动摇。

首先,棱镜门事件使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得出结论,美国在价值观念上已不是同路人,相信欧洲才是西方传统价值真正捍卫者的欧洲人越来越多,这必将对未来欧美关系的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其次,棱镜门事件深深地震撼了欧洲的政治精英,尤其是德国政治精英,当他们得知德国在美国政府绝密文件中充其量是一个第三流可信任的伙伴时,几乎到了愤怒的边缘。棱镜门应该说是给欧洲人上了一课,这一课的核心内容就是,你最信任的人不一定最信任你。对美国持不信任的欧洲政治家会越来越多,这必将加速欧洲脱离美国控制和影响的进程。

即使政治家会通过公布各种秘密情报合作项目来降低欧洲的愤怒屈辱,但欧洲社会各阶层人士恐怕不会再回到对美国深度信任的时代了。默克尔手机被窃听的曝光坚定了欧洲人同美国人集体切割的决心。欧洲各国首脑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暂停同美国的金融信息和银行数据合作,欧洲议会议长甚至要求立即停止同美国正在进行的建立“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的谈判。

历史很可能证明,棱镜门的曝光和美国对默克尔手机的窃听事件的发酵很有可能是欧美政治互信的终结的开始。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