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理解大脑如何工作

认知语言学:理解大脑如何工作

认知语言学的历史有点复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有40年了。我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意义?意义在多大程度上构建了语言的语法?

逻辑解决不了问题

我在1963年开始生成语言学研究时,就发现了一些有关意义构建语法以及参与构建语法的例子。其他生成语言学家在多年研究中也发现了成百个类似的例子。那时,人们认为意义意味着形式逻辑。多年来,我一直在做相关研究,试图改变当时的逻辑学,发展新逻辑。新逻辑的发展很有用,也很有趣,但是大多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些人在做类似和相关研究。罗纳德·兰盖克也对意义感兴趣,他当时在研究各种语言,并考察各种语言中存在的空间关系,发现其中有些结构不关乎逻辑。莱昂·泰尔米的研究发现有一些结构关涉体验性经验。

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指称方面的问题,发现对一些句子的理解需要后来称为心理空间的东西。吉姆·麦考利注意到这样一个句子:“I dreamed that I was Brigitte Bardot and that I kissed me.”我也曾经注意到类似句子:“If I were you, I hate me.” 以及“If I were you, I hate myself.”对此我试图用逻辑来解释。著名的逻辑学家大卫·刘易斯提出了逻辑对应理论。所以我在1968年写了一篇关于转换语法中指称问题的文章,阐述如何运用其理论解释指称问题。吉尔斯·福康涅据此认为,现在的心理空间理论已经相当宽泛,并将之扩展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做了很多有趣的工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