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赛迪略(墨西哥前总统,21世纪理事会主席):我过去是一名政治家,卸任之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现在已经有4年时间了。我到中国来过几次,参加过几次会议,但这次会议是中西方参与者之间最能开诚布公讨论的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们非常荣幸,习近平主席与李克强总理及其他中国高层领导人跟我们见面,并发表了演讲。与此同时,我们有一些会见并不是非常正式的,比如习主席会见我们的时候,氛围就没那么正式,我们理事会的成员向习主席提了一些问题,习主席也非常坦率地回答了我以及我的同事的提问。我们召开这个会的目的就是搭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我想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达到了。我们的讨论气氛都是非常自由的。而且,中国朋友在回答我们问题的时候也是非常坦率的。我认为非常成功。这次会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中国是一个非常有活力、有能力的国家,能够为全球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吴建民(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以“读懂中国”为题召开国际会议,这是我所参加的第一次,反映出世界对中国的兴趣在增大。中国在发生大变化,而中国的大变化是中国的变化与世界的变化相结合的产物。他们今天之所以来读中国,说明中国发生的事情正在影响世界。会上,他们好几位发言人经常提到这样一个话题:我们能够向中国学习什么?大家想一想,一百多年来,都是我们向人家学习的。现在,他们的这种言论、看法与我们从西方主流媒体看到的不大一样,它是另外一个角度,因为中国发生的事情正在影响世界,了解中国,是为了推动世界更好地进步。
中国的改革会是雄心勃勃的
欧内斯特·赛迪略:我们和中国领导人的交流是非常开诚布公的,而且,中国领导人也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改革,这一改革将是雄心勃勃的。李总理的讲话网上已经全文刊发了,我觉得里面提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明确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全面改革、进一步关注人们的需求等等。现在,中国中产阶层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农村的人口也希望可以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这些都意味着中国新的需求。另外,李总理也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开放,他举了上海自贸区的例子。在外交政策方面,李总理也重申中国将继续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用和平手段化解冲突。
他们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词就是“全面改革”。当时我也问李总理,“全面”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也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改革呢?当然,西方眼中的政治改革与中国领导人所设想的政治改革也许是不同的,但通过与中国领导人的对话,我们这些外国人也进一步了解到了,中国的改革会是雄心勃勃的。
尼古拉斯·贝格鲁恩:在过去几十年之中,中国取得了成功,原因就是中国能够不断地变化,不断地适应环境。现在,中国也在不断地变革。如果中国继续这样走下去,就会给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当然,中国现在发展的路径与过去有所不同,今后中国可能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改革往往是从一个比较低的起点开始,越往上走越困难,但中国很好地做到了。虽然面临一些比较困难的挑战,但中国能够继续走下去,不断地改革,不断地适应。
另外,令我们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包括中国的国家主席,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呢?都是改革、变革,以及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自己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西方政客很少谈这些。西方政治家现在都在说,他们做得多好、他们的计划多么伟大,他们在竞选的时候都会说,我们很快就可以解决你们的很多问题。但在中国,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中国总是有一种长期性的思考,而中国领导人都在思考怎么给他们的人民及国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向外国更好地学习、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