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中国梦的意义、内涵及辩证逻辑

李君如:中国梦的意义、内涵及辩证逻辑

[摘要]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再起航的第一年。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号召。“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用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组织队伍。“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内涵和历史要求;“中国梦”是共产党人提出的,但不是为了共产党人自己,而是造福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而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实现“中国梦”必定要遵循客观的历史辩证法,处理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中国梦;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力量

2013 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再起航的第一年。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号召。 今年年初召开的“两会”,已经按下了改革启动的按钮。 这场改革,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推进的全面改革,对于我国在今后 7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中国梦”的提出意义

(一)“中国梦” 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

党的十八大举世瞩目,十分成功。 党代会后的任务是,怎么把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力量。 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精心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党代会是党的事,是 8000 多万党员的事,而党代会讨论的又是全国人民的事,这里就有一个怎么样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要求统一起来的问题。 这不仅有一个党怎么样反映人民诉求的问题,还有一个怎么样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和人民行动的问题。 党的七大闭幕时,毛泽东在致词时对于怎么样贯彻好党代会精神,讲了两点意见:一点是,“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1](p.1101)第二点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1](p.1101)他重点讲的是第二点,为了把党代会的精神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的共识,毛泽东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感动”群众这个“上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他又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和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等问题,其重大意义,就是用“中国梦”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

(二)“中国梦”用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组织队伍

梦,就是理想,就是追求的目标,用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组织队伍,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 比如我们党叫“共产党”,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党,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又善于从实际出发确定阶段性的奋斗目标。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为我们确定了“新民主主义”的奋斗目标,我们就用这样的目标来凝聚力量、 动员人民、组织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也是这样一个用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和组织队伍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