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族”和“人民”这两个范畴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意义所在:强调“民族”的意义,实现“中国梦”不仅在于我们将完成历代志士仁人的民族振兴愿望,而且将造福于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强调“人民”的意义在于,“中国梦”是造福于人民的,同每一个人的个人理想息息相关,同时要靠人民来实现。 因此,提出“中国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更好地坚守“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本质属性,更好地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奉献我们的一切。
(三)“中国梦 ”是国家的梦 、民族的梦 ,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习近平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这里所讲的“人民”,既是整体的“人民”,也是个体的“人”,即每一个中国人。 事实上,“中国梦”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富强之梦,而且是同国人的住房梦、就业梦、社会保障梦、生活环境优美梦等个人愿望直接相联系的,是中国人的总体追求与每个人的个体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憧憬和企盼。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对“人民的梦”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二是“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四)“中国梦”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而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
按照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和十六大关于“紧紧抓住 21 世纪头 20 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一战略决策,今天, 我们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并最终实现民族复兴这一“最伟大的中国梦”,就是要完成两大历史使命———到建党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基本实现工业化;到建国 100 年的时候,将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圆梦,就是要圆这“两个一百年”之梦。
现在离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只有 8 年时间了。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的:“此时此刻,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2](p.1)为此,十八大发出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号召。[2](p.1)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知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自觉地承担起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责任,承担起了为 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史使命,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号召。
三、实现“中国梦”的辩证逻辑
“中国梦”既然是连接中国过去 、现在、未来的历史追求,造福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实现“中国梦”必定要遵循客观的历史辩证法, 处理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