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2)

中国梦: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2)

——对话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

中国梦与百姓的个人梦相互依存、须臾不可分离。每个人梦想的生长,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才有放飞个人梦想的自由。同时,“百姓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本身又构成了命运共同体的一块块基石,也是中国梦的本质特征。一旦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二者就会形成高度共鸣,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是建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机制和必要条件。

中国梦既是集体的梦,也是个人的梦。中国梦必须以所有人民的个人梦为基础,以共同体的建构为实现的机制,使共同体成为人们追求美好梦想和丈量现实社会变迁的一种理想形态。

记者:您认为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丛斌:实现的方式就是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团结和谐、公平正义。团结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团结的保障,团结和谐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备条件。因此,团结是凝心聚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机制,真正的团结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结构,而不是个体的无序聚拢或一盘散沙。

团结应该形成一个体系,才是真正的团结,才能发挥能量。这个体系要有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这些组织机构作为这个体系的骨架,来维系和支撑这个体系的稳定和强度。这些组织机构从力学上讲,就是该体系的各个节点;就我国实际而言,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机构。我国的发展进程中一定要有目标——中国梦,有舵手——中国共产党,有动力——人民群众,这样才能使这个团结和谐的国家共同体产生强大的聚变力,才能不断地吸引外部的能量加入,人类共同体就会逐渐形成。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靠的就是这种团结;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靠的也是这种团结;伟大祖国的不断强盛,靠的更是这种团结。中国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巨轮,我们每个人都是这艘巨轮上的“梦之队”成员,包括我们民主党派在内,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因此,应当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才能推动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奋力前行。全国人民,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

记者:人们对“梦”的现实主义理解往往是对利益愿望的追求。您怎样解读中国梦与共同体中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

丛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人类的发展首先要提到对利益的追求,这形成人们的行为动机,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它既包括人们对物的占有的物质利益,也包括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向社会和他人奉献的精神利益。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