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从‘贺卡禁令’看反四风”(3)

访谈实录:“从‘贺卡禁令’看反四风”(3)

[高波]:它可能还是享乐主义的先兆。我们在调研当中了解到,以往一些节日的腐败屡禁不止,有的个别领导干部一到了岁末年初,心里就根长了草似的,他就在想,该送什么礼、收什么礼,该请什么人吃饭、谁请我吃饭。这样就耽误了工作。这样用公款进行应酬性的、交际性的公务活动,为讲面子、讲排场、比享受,埋下了伏笔。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贺卡问题,可能还会成为奢靡之风的媒介。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些单位的贺卡,包装越来越豪华,有的贴金箔,有的还附有光盘,有纪念币。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央对公款贺年卡这样的小钱、小恶重拳出击,它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也不容小视。我看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

[高波]:一是树立了一个导向机制,防止出现一种“羊群效应”,就是抓早抓小,防范未然。针对生活当中那些习焉不察的坏习惯、潜规则,防止人们跟风随大流,小问题被“养大”。类似中医讲的“治未病,治病初起”。第二是建构倒逼机制,防止“破窗效应”:就是追本溯源,缩减“三公”经费,更加公开透明,围剿藏污纳垢的特权土壤。我们“破窗效应”所讲的“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小浪费没有人管,那么一些所谓的中浪费、大浪费也可能就肆无忌惮了。当然了,在购买这些贺卡、年历的过程中,还有回扣问题,推销的环节过程当中可能还有商业贿赂的问题等等。第三是强化震慑机制,防止“温水煮青蛙”的“煮蛙效应”。我们知道令行禁止、利剑高悬、警钟长鸣,这次贺卡禁令充分显示了中央反腐惩贪的决心,因为往往是小事小情、小处小节,党员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里,骂在嘴里,他对党群干群关系的恶化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必须严抓严治,正如群众所说:治得了标,治本才有盼头。

[主持人]:说得真好,治得了标,治本才有盼头。经过高秘书长这样一个解读,我们才了解到为什么要从这么细小的事件入手,原来背后有这么多的文章,可以引申出来这么多问题,它可能是形式主义的一种产生,可能是官僚作风的一种体现,也是享乐主义的一种先兆。您这么一解读,我们才了解为什么要下发通知来严禁这样的小事发生。近年来我们也感觉到针对一些作风问题,给出了很多规范,比如说中秋节、国庆节前限制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等这些规定。还有这次出台贺卡禁令,从这些规定的动作来看,我们未来的趋势是一个什么样的呢?

[高波]:我想中央这么细致入微地抓作风,肯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它的实际效果我们可以用五个“见”来总结,那就是“见人、见事、见物、见时、见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经常讲一具体就深入,打个比方讲,如果一年365天,我们管住了公家的钱袋子、管住了公职人员的嘴皮子,也就是管住了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春节的饺子和贺卡,我们的公款吃喝是不是会好很多呢?党和政府形象是不是更加亲民呢?因此,抓作风抓具体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三抓三强”的良好趋势:

[高波]:首先,抓时间结点,针对性更强。反腐败现在提出来“治标要为治本赢得时间”,那就要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一个标一个标地治,一个节一个节地抓,扎紧制度的篱笆,勒紧公家的钱袋。第二,抓具体行为,执行力更强。我们过去讲多少个制度管不住一张嘴,行为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实践。无论是公款接待、公务会议,还是现在的公款购买贺卡、印制台历,把凡是体现权力属性的行为方式、视觉载体管住。所谓为民、务实、清廉的治党之本、用权之本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我们的群众才能感知,才能信服。第三,抓公款使用,它的长效性更强。中秋的月饼禁令、现在的贺卡禁令,背后的核心在于,凡是花公款的地方,钱再少也不能纵容;凡是用公权的地方,事再小也不能漠视。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问题的关键。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