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人民反对腐败(2)

依靠人民反对腐败(2)

腐败行为玷污党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由于既得利益作祟,反腐对于部分官员来说无异于是“割自己的肉”,所以,他们往往是消极甚至是抵制的。官员财产公示和公车改革等试点工作要么很难推开,要么虎头蛇尾、无疾而终就是证明。人民群众就不一样,腐败分子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他们贪污敲诈实质上是压迫和剥削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自然最愤恨他们,具有反腐败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

腐败分子终究占社会人口的极少数,而人民群众占社会人口的大多数;腐败分子在人民群众的包围之中,他们的言行举动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只要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腐败分子就会胆战心惊,无处藏身。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知情权、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加速普及,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介入渠道。特别是近年来,网络反腐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和明显的反腐效果,引起众多官员和学者的关注和期待。网络反腐借互联网人多势重的特点,携不受渠道和时空限制,门槛低、成本低、时效性强、效果明显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群众监督权力的新形式。网络反腐已在多起腐败案件中显示了其“反腐利器”的威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6月25日发布报告指出,近3年来,每年通过新媒体曝光反腐舆情事件的数量已超过传统媒体。其实中央已看到了网络反腐在解决中国腐败问题中的巨大力量。中央纪委网上举报中心仅开通半年,就受理举报32500件,月均2700件。人民群众的监督,就像如来佛的照妖镜,在它面前,一切腐败分子都无法逃脱应有的惩罚,这个巨大作用是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

我们常讲,预防和惩治腐败,根本的还是靠制度。依靠人民反腐,与依靠制度反腐,不仅不矛盾,而且会相互促进。依靠人民反腐,如果不能制度化,可能重演“文革”式悲剧;而离开人民主体的反腐制度,从根本上讲,难以真正发挥彻底的反腐效用。把依靠人民反腐纳入制度轨道,才是根本的根本。

因此,反腐的当务之急,是要拓宽人民反腐的制度化渠道。按现行法律,人民群众发现腐败行为,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信访、举报热线、领导接待日等渠道举报,但实践证明,这些途径难以完全适应反腐形势的需要,尚需开辟新的渠道,确保民众反腐能在制度化内进行。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今信息时代,要特别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是依靠人民反腐的重要途径。应抓紧制定有关舆论监督的法规,明确规定新闻媒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新闻媒体能依法履行其监督职能,切实成为促进公共权力规范运作、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反映人民心声的有力工具。同时,还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网络反腐的相关法律规范,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把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的范围内。既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又要规范群众参与的操作程序,使广大群众能够真正依法有序地行使好自己的监督力,理智、理性地打一场反腐败的“人民战争”,以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更大胜利。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中将)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