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济外交是重心
对外经济合作是韩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升级转型必不可少的外部要素,因此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全面经贸合作,并试图在地区经济体系中发挥节点作用,是当前韩国东南亚政策的重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的经济外交由老东盟国家向新东盟国家扩展,贸易对象进一步多元化。
上世纪60年代,韩国的经济外交因其工业化进程而得到推动。韩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起步较早,朴正熙政府推行的出口导向政策促使其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1966年,韩国主办了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部长级会议,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南越和老挝等参加了这次会议。1967年韩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次年韩国召开驻亚洲等国使馆馆长会议,协调促进出口工作。1968年,韩国企业向印尼林业领域投资300万美元,开创了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先河。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因素,促使韩国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合作,积极开展多方位的经济外交。[7](P27)
到70年代后期,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东南亚地区占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达到三成以上。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市场在韩国对外经济扩张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尤其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使韩国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有所下降,但仍仅次于北美,且绝对额大幅度增加。为了实现对美国的迂回出口,韩国积极推动本国企业向东南亚输出资本,一些大财团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中小企业也纷纷跟进。1989年韩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后,双方经济交往更趋活跃。1994年,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亚洲地区上升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第一大对象。1988~1996年,韩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22%。亚洲金融危机后,2003年又恢复到387亿美元的新高点。2006年,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亚洲地区占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一半以上。
除了与东盟层面的自贸区建设外,近年来韩国还着手与新加坡(2006年已生效)、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尼等国进行有关双边自由贸易的谈判。东盟国家已成为韩国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之一。2011年,韩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达到124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约28%,预计2015年双边贸易额将超过1500亿美元。在直接投资方面,2011年韩国有61亿美元投向东盟国家。双方的经济合作日益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增强了韩国抗击经济危机冲击的能力,也促进了东盟的一体化建设。以韩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金融合作为例,2000年以来分别与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合建了四家证券交易所,目前与缅甸也有合建证交所的意向。韩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而东南亚资源丰富,从这一地区获得稳定的资源与能源供应也是韩国东南亚外交的重要内容。
2001年,韩国与越南确立“21世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9年李明博访越后,韩国又成为与越南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第五个国家。2011年两国举行首次副外长级战略对话,2012年又决定每年轮流举办国防战略对话。越南不但成为韩国在东南亚扩大影响的重要支点,还是韩国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新兴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目前韩国已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180亿美元,韩国在越累计投资230多亿美元,居东南亚国家之首。2002年两国在核电领域达成了有关合作意向,目前韩国有望取得越南数座核电机组的建设合同。
印尼是东盟第一大经济体,也是韩国着力发展关系的另一对象。印尼曾与朝鲜关系密切,两国1961年建交,而韩国与印尼1973年才建交。印尼民主化以来,韩国与印尼越走越近,2000年双方首脑实现互访。2002年,梅加瓦蒂总统访问朝鲜和韩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2012年,李明博与苏西洛共同主持了第五届巴厘民主论坛;双方还就环保汽车合作、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等达成共识。同年仅韩国浦项制铁就在印尼投资60亿美元,预计2020年两国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韩国与泰国具有传统关系,2012年李明博访泰,除了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外,还同意加快实施两国2013~2017年经贸合作行动计划。韩国有意参与泰国水利、高铁和电厂等基础建设,双方将采取措施促进两国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加快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谈判。韩国还积极与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
的缅甸扩大经贸关系。2012年,李明博访问已开启转型的缅甸,与缅甸总统吴登盛、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举行会谈;缅甸同意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停止与朝鲜的常规武器交易。同年10月,吴登盛回访韩国,除了争取韩国进一步援助外,两国还同意在能源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进行合作。目前,韩国大宇集团已投巨资开发缅甸天然气资源。
五、援助外交发展迅速
对外援助属于广义上的经济外交,但它具有特殊性,在对外关系中具有某种杠杆效用。韩国曾长期是一个受援国,不过基于国家利益尤其是开拓市场考虑,早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就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提供技术培训。1987年,韩国政府设立“经济发展合作基金”,对发展中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1991年,韩国国际协力团成立,它负责实施无偿援助项目。1996年,韩国成为一个净援助国,对东南亚的“贡献外交”也进入一个新阶段。
随着从受援国成功转变成援助国,韩国积极地开展与其经济规模相称的援助外交,以“实现人类的普遍价值”,从而扩大国际影响力。韩国承诺到2015年,官方发展援助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25%。[8]
在“新亚洲外交”框架下,韩国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2008~2009年,接受韩国援助最多的5个国家中有4个在东南亚,即越南、印尼、柬埔寨和菲律宾。到2015年,韩国将把对东南亚的发展援助在2009年基础上增加两倍,达到约4亿美元。2010年,韩国还与日本联合召开了第一届亚洲发展合作会议,邀请东南亚等受援国参加。韩国在东南亚的援助对象开始转向发展水平较低的越、柬、老等湄公河国家,兼有提升国际威望与换取市场的目的。
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开始对越南进行援助。韩国已成为越南的第二大官方发展援助来源国,截至2010年,韩国向越南提供的优惠贷款、无偿援助等累计达14亿美元。其中仅2008~2011年,韩国就向越南提供了10亿美元优惠贷款。对越无偿援助也呈增加趋势,以2011年为例,在2.36亿美元的援助总额中(占韩国全部对外援助的16%),无偿援助为2100万美元。此外,韩国还开始对越南进行科技援助:2012年,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与越南科技部签署协议,帮助后者设立“越南科学技术研究所”。2009年以来,韩国还向柬埔寨提供了2亿美元优惠贷款,以及数千万美元的无偿援助。
总的来看,基础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卫生、信息技术以及环境等领域是韩国对东南亚援助的重点方向,这也有利于韩国企业的进入。除了外交通商部等政府机构外,一些韩国非政府组织也参与了部分援助东南亚的项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