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是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中国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资源,是一种积极心理资本和心理正能量,它通过价值信念导向、榜样激励、认知改变、情绪疏导和优化人格系统等发挥心理动力的作用。中国精神已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凝聚人心、激发创造活力的心理动力之源。
通过价值信念导向发挥心理动力作用
中国精神属于人的深层信念和价值观系统,是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中最高层次的部分,它与人的知、行、意等心理状态紧密相连,并且贯穿于人的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中,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心理动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最能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心理力量,作为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已经成为一种稳固的心理结构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中,不断推动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倒,靠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出的整个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逐步走向伟大复兴提供心理上的价值向导和坚定信念,注入强大的心理动力。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的心理力量,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当前,我们在某些领域和环节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需要面对多种长期、复杂和各种严峻的考验和压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正是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勇于向前、执着追求的心理力量。只有保持不屈不饶的改革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才能破解发展中所遇到的现实困境和发展难题,才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灿烂的前景。
通过榜样激励发挥心理动力作用
中国精神通过榜样示范作用来优化和塑造人们的行为,从而发挥心理动力作用。胡锦涛同志强调:“榜样蕴藏无穷力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中国精神具备榜样激发的功能,通过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作用,潜在地引导、推动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行为。
中国精神为行为提供重要的参照,确立目标导向机制,通过榜样激励,使人确立自己未来的行为目标,并向着目标的方向努力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赵占魁、吴运铎,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邓稼先、蒋筑英,以及新时期的雷锋、袁隆平、焦裕禄、郭明义等,时代楷模的形象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为中华儿女的奋斗提供了正面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