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崛起的优势和劣势及其辩证关系  (7)

印度崛起的优势和劣势及其辩证关系 (7)

首先,政治力量趋于多元化。印度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社会,民族、语言、宗教、种姓错综复杂,不同的社会集团在争取和维护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政治势力,政治势力的多元化带来的结果就是政党的多元化。印度现在有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百余个,众多党派在代表各个阶层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分裂——“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的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地方主义、种姓色彩很浓的政治新人”[26]。民主制度是印度的优势之一,但民主的这个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27]利益的差别和党派的斗争往往导致决策议而不决、政府频频更迭、政局动荡不安以及政策前后不一致,从而延缓整个国家的崛起进程。

其次,地方政治势力日益坐大。从历史上看,印度历代王朝都未在南亚次大陆实现过完全统一。长期以来,小国林立和地方政治势力割据分裂已成为印度的一种历史传统,它“不仅使印度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地区意识、种族意识和语言意识,而且也使印度的政治文化具有很大的多元性和分散性”。[28]阿马蒂亚·森也承认印度自身内部也存在鲜明的差异。[29]印度独立后实行了联邦制,分权的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地方性势力在一些地区几乎获得了垄断性的权力。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方政治势力的日益强大,而曾经的强势政党国大党却日趋衰弱。地方性政党势力的上升极大地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而全国性政党影响力和支持率的日衰也将减弱国家的动员能力和凝聚力,甚至进而影响印度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关系协调,威胁着印度的政治稳定。

再次,政治宗教化、民族化与宗教、民族政治化日益严重。种族问题是印度面临的最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并和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长期成为危及印度政治稳定的隐患之一。在印度,几乎所有的政党都代表一定宗教教派的利益,几乎所有的印度的政党领导人及其成员都信仰宗教,而且各政党的宗教倾向也越来越严重。从民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深受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在民主制度下,政党出于狭隘的党派利益会相互攻击,为争取选票大肆煽动教派情绪、制造对立,造成宗教政治化。印度前陆军总参谋长夏尔玛指出:“在我们这个所谓的民主政体中,公正的选举也是令人怀疑的,因为犯罪化的政治利用金钱和暴力左右选民。”[30]众多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归属不同的种姓,信奉不同的宗教,效忠不同的政治势力,结交不同宗教、民族的国家,导致在政治上分裂严重。国大党元老莫提拉尔·尼赫鲁在印度独立前曾说过:“只要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国家中占据应有的地位。”[31] 

现代民主制度的缺陷是其本身固有而非印度特有,但在印度就有了鲜明的印度特色: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分裂性。在这种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下,印度的现代民主集中不足、分散有余。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统一,印度亦是如此,只是更加明显而已。当今的印度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导致了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政治上的动荡不定完全是正常的,斯蒂芬·科恩认为“印度目前的动荡是各种新的健康力量兴起的必然表现”。[32]但是这一切必须置于可控的范围内,因为任何增长的力量中都包含着自我毁灭的因素。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