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增,男,藏族,2005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现任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吉玛乡乡邮投递员。
吉玛乡位于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东部,距县城173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属高原寒冷干旱气候,年最低气温零下40℃、最高气温10℃,当地居住的主要是牧民群众及少数做生意的康巴人和打工的农民。2005年,为了加强乡邮服务工作,在第一时间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到农牧民群众中,日喀则地区邮政局决定在吉玛乡招收一名投递员。嘎玛仁增凭着认真踏实、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上能读会写,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8年来,嘎玛仁增把对牧区的情、对老百姓的爱、全部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中。
嘎玛仁增刚开始以为,邮递员就是在乡里闲溜达,真干上这行才明白,这分明是苦差事一桩。吉玛乡比起内地人口要少很多,但是由于人口居住分散,牧民居住点不定,每年都要按照草场搬迁好几次,一封信往往要花上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才能送到牧民手中。如果投递路线没有经过精确计算,对每户的居住动向了如指掌,就不可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嘎玛仁增就开始“做功课”——了解谁家小孩在外读书或打工;哪家在哪块有草场;测算怎样才能最快完成投递任务……他找了个小本子,一边摸索一边记录。
2013年7月的一个傍晚,嘎玛仁增接到一封吉玛乡郭地村的录取通知书。看着喜庆的EMS封套,嘎玛仁增犯了难。这位名叫南木加的收件人,早已随家人到20多公里外的牧场去了。当时夜幕已至,山高路远,又下着大雨,到牧场的路十分难走;而且那一带时常有棕熊出没,孤身一人走夜路极其危险。考虑到录取通知书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前途与命运,报到时间又很紧,嘎玛仁增咬咬牙,冒雨连夜步行五六个小时,将录取通知书送到南木加家里。到达时已经凌晨两点多钟了。南木加一家在吃惊之余,充满感激地极力挽留他住一晚,第二天再返回。但是嘎玛仁增委婉地拒绝了,他心里惦记着第二天还要到其他村去投送报纸。由于录取通知书递送及时,南木加得以顺利地到石家庄某高校报到,8月份南木加给嘎玛仁增寄回了一封真挚感人的感谢信。乡亲们都说他是个大傻子,为了几份报纸、几封信件,犯不上不顾生命。但嘎玛仁增心里有杆秤,谁重谁轻他很清楚。
谈起8年来的工作,嘎玛仁增憨厚地笑着说,过程真的很艰苦,好多困难都是从未经历过的,之前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胜任,并且坚持这么久,还想继续干下去。现在,他只觉得这几年收获的比付出的多很多。每次看到牧民群众收到远在他乡打工的亲人来信、久别儿女寄来的照片、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时灿烂的笑容,他就感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是那么的伟大,想永远传递这份爱心,在高原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他说:“只要老百姓开心,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在遇到一些收信人地址不详、姓名不清楚的无着邮件和很多同名人的邮件时,他都凭着自己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每次都走村进户四处打听,想方设法把邮件送到,把一封封“死信”救活。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村民的信赖,乡亲们都称他为“贴心的邮递员”。
就这样,8年一晃而过,嘎玛仁增每年投递里程达8.5万公里,每年投递报纸5.34万份、杂志0.24万份、函件0.45万份、包裹0.15万件,从没延误过一个班期,更没丢失过一份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他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乡村邮递员、一名基层普通党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风尚,在3000多平方公里的吉玛乡,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