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
作为一种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的思想,倡导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调节作用。而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充分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从这一点而言,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就值得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和使用。因此,“反对新自由主义并不等于反对任何市场工具,也不等于拒绝任何经济调整,因为这些工具并不归新自由主义专有,也不是它的发明。[7]33”另外,一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提出的减少政府的干预、提高政府的效率,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将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等,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2]30。所以,对于新自由主义中有用的经济理论和方法,我们应加以运用,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国民经济服务。同时,新自由主义主张完全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以及反对国家干预的言论,是极其片面和消极的,对此,我们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努力消除其危害。
2.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
“华盛顿共识”的形成和推广,使得新自由主义由经济学理论嬗变为国家的意识形态。而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对象。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意识形态进行了阐发。在他们的视域中,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虚假的意识”、“虚幻的观念”。在其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8]72,这样他们就以"照相机的比喻"强调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在于它遮蔽了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维护的是一种过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的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98。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的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远大前途的社会制度,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作为西方大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代表的是剥削阶级的统治思想,是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谋私利的,它损害的是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必然会给包括西方大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它在英美本国实施之后,导致中产阶级的地位日益下降、队伍日趋锐减,贫富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它在国外推行时,表面上是帮助他国发展经济,实际上则是推行意识形态、攫取一己之私。俄罗斯因“休克疗法”而经济衰败,阿根廷遵循“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而民不聊生,亚洲受其影响而陷入金融危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改革的攻坚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愈益明显。加之西方大国打着经济旗号竭力推行新自由主义,欺骗和蒙蔽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我们应该抵制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教育广大群众,使其增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认知。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强的攻击性。通过理论宣传和教导,让人民群众认清新自由主义生发的过程、实质和危害。同时,澄清民众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破除他们对新自由主义宣扬的“个人主义”、“自由市场”、“全球化”等消极主张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从而使之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身抵御和祛除新自由主义消极影响的能力。
(2)加强对新自由主义传播途径的管理。新自由主义主要通过文献著作的译介,学术论坛以及互联网络向我国进行传播和渗透。因此,文献著作的译介、学术论坛的讨论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批判、分析新自由主义,避免再次出现“张五常热”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加强网络的监管和体制建设,对任何通过网络平台鼓吹、宣扬新自由主义消极观点的言论予以坚决的回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