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贸易便利,提升海关服务水平。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将继续倡导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同各国的双向投资,打造合作新亮点。海关作为国际贸易物流链条上重要一环,既要把好国门、有效管理,又要做好服务、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进出口稳定发展。当前,我们正加大力度,推进四项改革,促进贸易便利:一是优化监管查验机制,加快开展分类查验、查验分流工作,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推动海关监管“前伸后延”,实现通关效率和监管效能双提高。二是加快通关无纸化改革,顺应贸易信息网络化发展趋势,提升通关效能。三是扩大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在前期广东地区试点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天津、上海等省区市的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争取尽快在全国推广。四是深化区域通关改革,进一步完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使属地海关和口岸海关协调配合、整体联动,促进各地开放型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同时,按照简政放权、清权确权、规范用权、提质增效的要求,对海关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切实做到管精、管少、管好,最大限度方便广大进出口企业,推动职能转变向纵深发展。
建设忠诚可靠、执法为民、清正廉洁的海关队伍
习近平同志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海关要切实为人民把好关、服好务,关键是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海关队伍。
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始终做到执法为民的根本支撑。习近平同志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要求我们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史、国史,不断增强宗旨意识、锤炼党性修养。在涉及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做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执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信深厚。
强化宗旨意识。习近平同志强调,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他明确要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纠正老爷作风、衙门习气,杜绝吃拿卡要那一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海关人员站在国门一线,直接服务广大进出口企业和社会民众,要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标准,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擦亮服务窗口,打造为民服务的优质品牌。畅通联系群众渠道,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发挥“12360”全国海关统一服务热线全天候服务优势,打造海关与人民群众的“连心线”。
有效惩防腐败。廉洁是保证执法为民的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海关处在把守国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沿阵地,同时也处在反走私、反腐败的风口浪尖,一些地方曾经历过队伍“溃堤塌方”的惨痛教训。我们要把反腐倡廉作为海关工作的永恒主题,进一步健全完善惩防体系,统筹推进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把惩防腐败的要求融入各项执法、管理和改革之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打造清廉海关、钢铁海关。
(作者为海关总署署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