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组织暗访组查公车私用 各地探索公车改革(2)

湖南组织暗访组查公车私用 各地探索公车改革(2)

样本一 岳阳的定位系统

就在省纪委风风火火展开暗访的同时,与长沙相距100多公里的岳阳市,正打算为全市4300多辆公车统一安装公务用车北斗定位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这套系统除了可以对公车实行24小时追踪定位外,还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显示车辆报警、待驶、行驶中三种状态。

岳阳市纪委希望,通过借助高科技的定位系统,对公车实行更为严密的监管。岳阳这一轮公车改革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快吸引了省纪委的目光。国庆假期刚结束,省纪委便前往岳阳展开调研。“我们这个不算是公车改革,应该算是公车管理吧。” 对于“改革”这个词,岳阳市纪委党风廉政室主任陈绍东似乎有意要避开。

这并不是岳阳第一次对公车“动刀子”。一年前,岳阳在20家市直单位启动了公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要求,每家单位最多只能保留一台公车,其余将被拍卖,所得返还原属单位,用来补贴“车改公务交通费”。补贴额度根据级别而定,正处实职每人每月不超过2600元。然而,经过一年的试点,岳阳市纪委党风廉政室却最终给出了“在市直部门不再增加车改货币化补贴单位,暂停车改的审批工作”的建议。岳阳市公车货币化改革的尝试就此止步。因此,陈绍东也更愿意将这次的尝试称为“管理”,而非“改革”。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最后觉得,还是要从加强(公车)监管入手。”陈绍东列出了公车货币化改革的7大难题,其中包括舆论普遍关注的“变相福利”质疑,此外“货币化改革后,干部要下乡,经常是能不去就不去,谁愿意花自己的钱去租车?”最重要的一点是,进行货币化改革后,财政需要直接支付的费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在国外,政府部门基本上也都有公车,但他们能够保证公车公用。政府官员开自己的车去上班,工作上的事情用公车,下班再开着自己的车回去。”陈绍东说,截至11月8日,岳阳市一共有3688台公车安装了北斗系统,并录入监控网络。

样本二 永州零陵统一贴标

省纪委调研的第二站是永州零陵区。相比岳阳的高科技路线,永州的公车改革走的是亲民路线——通过统一在前挡风玻璃贴标,发动群众监督举报。

11月4日早上8点,早高峰时间的永州零陵区街道上,偶尔能够看见一辆贴着印有“零陵区公务车”标志的汽车匆匆驶过。贴在前挡风玻璃上黄底红字的椭圆形标识颇为显眼,几米开外就能看到。

“我们在全区286台公务用车的前挡风玻璃指定位置上,都粘贴了全区统一制作的‘公务车’标志,实行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永州市零陵区纪委常委段永锋说,今年3月,零陵区出台了作风建设十条规定三十条细则,公车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零陵区还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将油卡的卡号和公车车牌号绑定,“一张油卡只能对一台公车加油”。

与岳阳相比,零陵区的方法似乎显得过于简单。但零陵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邓扬中对此却颇有信心:“这次改革是区委书记亲自提出的,全区都非常重视。”邓扬中说,区里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区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此外,零陵区还将公车私用纳入了年度廉政考核,领导干部如果两次排名倒数第一,就要免职。邓扬中认为,十条规定和三十条细则让零陵区的干部“头上有紧箍咒,身边有警戒线”。

零陵区纪委副书记杨苏国也认为,现在大环境已经形成,有了坚持下去的条件。但他担心,如果是一个地区、一个县、一个区单独搞的话,很难坚持。“周边县区如果不贴标,不限制一车一卡的话,我们就很难坚持,因为有互相攀比的心理。”

“现在冷水滩也在搞(公车改革),但是没有我们这么大的力度。下面的县也在搞,也没有这么大的力度。现在我们还是在尽量坚持,其他领导还在观望。”到底能坚持多久?杨苏国笑了笑,没有回答。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