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雇员准备基金制度的建设与启示(4)

马来西亚雇员准备基金制度的建设与启示(4)

第三,养老保障制度的变革需要提升其正的效应。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要通过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和支付过程来实现。一收一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稳定,也影响到付费者家庭当期生活需求(消费能力)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因此,养老保障基金在发挥分配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的责任。而经济增长会受到国内外市场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一些重大因素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乏力,甚至会导致经济增长停止和衰退。由于社会养老保障基金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度,在必要时可以考虑借助于养老保障基金的调整,达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马来西亚雇员准备基金的缴费率(个人部分)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都体现了政府将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加以运用的目的。毫无疑问,这样调整的结果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如果下调个人缴费水平,可以刺激当期消费购买力的增长,但对未来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能力形成负面影响;而上调缴费率,对于增加养老保障基金有利,对当期的经济增长则可能产生阻碍。可见,制度的变动是一把“双刃剑”,单纯追求某一方面的需要是不合适的。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依据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养老保障基金运行的情况,寻求次优的决策效应,使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参考文献:

[1]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Wong Yut Lin & Tey Nai Peng. Our People Our Future: Malaysian Population in Perspective[M].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Malaya Press, 2006.

[3]Yearbook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0[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0.

[4]Mohamed F. Yaacob. Formal Old Age Financial Security Schemes in Malaysia[A]. in J. Doling and R. Omar(eds), Social Welfare East and West: Britain and Malaysia[M]. Aldershot: Ashgate, 2000.

[5]Employees Provident Fund Official Website[Z]. .

[6]Robert L. Clark. Aging Populations and Income Security: The Challenges in East Asia[A]. in Mukul G. Asher, David Newman and Thomas P. Snyder(eds), Public Policy in Asia: 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 and Government[M]. Westport, CT: Quorum Books, 2002.

(作者简介:孙伊凡,河北大学管理学院;陈丽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