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什么是测谎仪?
“测谎仪”的学名是“多参量心理测试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可以在犯罪调查中用来协助侦讯,以了解受询问的嫌疑人的心理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涉及刑案。由于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此时大都会否认涉案而说谎,故俗称为“测谎”。准确地讲,“测谎”不是测“谎言”本身,而是测心理所受刺激引起的生理参量的变化。
说法
专家:特工也没办法控制生理反应
测谎仪为什么会如此神奇?王工说,测谎仪是有科学依据的。当一个人在撒谎时,他的身体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这种反应是大脑所控制不了的。测谎仪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准确捕捉人身体上的各种生理变化,从而判断出被测者是否撒谎。
换句话说,身体的变化一般只受植物神经系统制约,大脑无法控制。通过分析这些变化,可以了解被测试者是否说谎。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一些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似乎能够逃脱测谎仪的测试。王工笑着说,即使是特工,也没办法控制身体的生理反应。
不过,测谎仪能够提供的只是一些冷冰冰的数据。主测官需要做的就是排除被测试者因紧张等因素产生的干扰反应,从而判断出被测试者的反应是否是撒谎造成的。
教授:测谎结果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安徽大学法学教授陈宏光说,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测谎结果不属于鉴定结论,也不算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7种法定证据。
但陈宏光肯定了检察院的做法,“在获取线索方面,是可以使用它的。事实上,测谎对指明侦查方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1999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俗称测谎)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已经明确,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可以使用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
但是,不能将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
测谎仪“揪”贪官,让谁欢喜让谁忧?
其实,将测谎仪用在反腐工作上,合肥市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就采用心理情景测试仪(俗称测谎仪)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并成功侦破了一起受贿案件。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将测谎仪用于检察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今,合肥市用测谎仪成功侦破的案例再次显示出测谎仪的“威力”。笔者认为,虽然测谎仪能够让贪官现出原形,但是使用还需谨慎。那么,测谎仪揪“贪官”,让谁欢喜让谁忧?
让检察官们喜。测谎仪,准确汉译是多道生理心理描记器或多道心理生物记录仪。这是一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它检测的实质是嫌疑人有无与案件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如果有,那他可能是涉案人。通过官员心里上的变化来扑捉是否贪污犯罪。据了解,目前前全国范围内已有2000余起利用测谎仪侦破的案件,使用成功率达到98%。可见,这个仪器让检查官们很高兴,这样不仅省了人力物力,而且提高了办事效率。虽然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但是也能为职位犯罪“添砖加瓦”。
让百姓喜。对于贪官,大家深恶痛绝。尤其是十八以来,中央打掉十一名省部级高官,同时地方官员也有不少,这些官员的落马说明了贪官人数之多。贪官落马,人民群众最受益。有些官员在上任后,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有的直接贪污百姓的救命钱。官员的不良行为让百姓“深陷苦海”。如今,为了通过测谎仪能够更快的确定官员的犯罪行为,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