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道理,“腐败”二字并不会明明白白地写在贪官的脸上,心理素质高、擅长撒谎的老手,他们见惯大风大浪,完全有可能成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从而,骗过测谎仪。现实中,不在少数的落马贪官,一天之前还在大谈特谈反腐倡廉工作。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反腐工作之所以存在相当难度,贪官深谙伪装隐藏之道,确实是难点所在。
笔者认为,反腐依赖技术手段未尝不可,是件好事,但过度的技术崇拜其实并不能让反腐工作疏而不漏。所以,还得靠“牢不可摧”的健全制度,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群众的公开监督的机制,把权利运行在阳光下,这样即使贪腐官员再“狡兔三窟”,再精于伪装,就算能骗过测谎仪,却终究不可能逃过所有公众的“火眼金睛”,再“魔高一丈”的贪官也终难逃出全民反腐和制度反腐所设置的天罗地网。
【启示与思考】
我们常说要“多措并举”“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高效推进,当然反腐也如是。合肥市肥东县把测谎仪这样的“高科技”用来“揪”贪官,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而且一揪一个准,已经侦破了三起职务犯罪案件和10余件非自侦刑事案件,测试准确率达100%,着实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提起测谎仪,有这么一个小故事,童话里的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要长一寸,遭到了不少人的笑话。当然,童话归童话,没有人当真。但是现代科学证实,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发生着一些明显的和不明显的变化,通过记录这些变化,便能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才发明了测谎仪。
在反腐侦查中,一些腐败分子由于“久经沙场”,特别油头滑面,面对检察人员的追问往往沉默不语、顾左右而言他,企图以此逃避法律制裁;加之不能刑讯逼供,侦办工作往往因此陷入僵局,找不到突破口。
因此,反腐工作除了要主动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开通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派出巡视组等外,也要用反腐形式的创新来让反腐主动出击更有力,比如在侦办案件中运用测谎仪。测谎仪的运用尽管不是肥东县检察院首创,但对于目前的反腐局势来说,它的确可以很大程度上在“鸡蛋上找到裂缝”,从而顺藤摸瓜,侦破案件。
毫无疑问,测谎仪的使用在查处官员腐败,职务犯罪以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确实值得赞一个,但是,更关键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多管齐下,惩防并举,进一步完善相关责任机制,建立政府、单位、群众等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剔除腐败土壤,实现“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真正营造出风清气正之景象。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