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日美关系的变化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日美关系的变化

一、由武装叩关、经济侵略到提携合作

美国是最早叩关日本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幕府的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853年7月8日,幕府在佩里带来的舰队的威胁下,被迫接受了准许“两国自由贸易”的美国国书。1854年3月在强大的武力压迫下,幕府与美国签订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条约共12条,在友好的名义下,规定日本开放下田、箱根两港,向美国船舰提供避风场所,保证来日人员安全和粮食淡水煤炭的供应,漂流者和往来者只服从公正的法律,美国人同样享有日本人给于其他外国人的优惠待遇等。继美国之后,其他欧洲列强也蜂拥而至,先后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中1858年的《安政五国条约》对日本人的损害最大,打击也最强,《安政五国条约》是美英荷法美于安政五年先后与日本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丧失了关税权,司法权,使得日本被纳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从此,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在日本市场畅通无阻,极大的损害了日本的民族经济。由此观之,这段时期的日美关系主要是美国对日本进行武装叩关,打开日本国门,然后再进行经济侵略为主,而日美之间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联系都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美日巨大的国力悬殊基础之上的,是现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落后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的胜利。

但是欧美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却又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日本社会转型的目的。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日本人民的民族意识,而幕府的软弱无能,又激发了人民的倒幕意识。倒幕维新意识应运而生。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美国虽然是侵日的急先锋,但他又不自觉地充当了日本封建制度的掘墓人这一角色。正如维新的大隈重信所说,倒幕思想的产生,是由于“美使航至,中外形式骤然一变…遂为维新之变革”。②

更为重要的是,民族危机使日本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兵的思想,这又为后来的明治维新初期的国家的政策方针确立了一个方向和基调,那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制度,最终使日本步入了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以美国叩关开始的,一位美国学者曾说过:“佩里条约在美国同时代的外交史上不过是个偶然事件,但在日本历史上以及在现代世界史上则是个重大事件”,它意味着一个亚洲强国的崛起。③

明治维新时期,美日交往更加紧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日本向美国派出大量的交流学者和留学生,二是美国向日本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明治政府进行改革。

早在1860年,德川幕府就已派出新见正兴和村桓范正等人访美,完成日美条约的换文,这是日本开国后向外派出的第一支外交使节。明治政府成立后于1871年11月派出以岩仓具视为首,包括木户孝勇、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在内的约50人的庞大外交使团出访欧美12国,使团肩负两项使命,一是交涉修约,二是考察欧美的各项制度,以备学习。第一项使命没有完成,第二项则有重大收获,尤其是在美国,美国是使团的第一站,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使团全面的考察了美国的政府部门工矿、商业、农业、铁路、教育等各个方面,大体上找到了学习西方的途径,在军事上,确立了陆军学习德国,海军学习英国,在商业和文化教育上则更多的学习美国的原则。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发展,于19世纪末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其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的东北台湾等地,而美国出于抗衡俄国在东亚的势力的影响,对日本的这一系列侵略活动起到了帮助和推动的作用,下面仅以日俄战争为例来分析此期的日美提携合作关系。

日俄战争是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主导权而进行的战争,日本以反对俄国独霸东北亚地区,维护门户开放政策为幌子,赢得同样希望遏制俄国独占东三省和坚持门户开放的美国的支持,,美国“相信日本抑制和抵消俄国在远东日益增长的力量优势是帮美国的忙。”④

美日合作主要是体现在军费上,美国向日本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约为总战费的1∕5,美国的贷款对于刚刚摆脱了殖民地命运,成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财力还不雄厚的日本打赢这场战争可以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05年,在日俄战争接近尾声,日本在陆上取得巨大胜利,但也筋疲力尽的时候,在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斡旋下,日俄开始媾和谈判。1905年9月,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合约,其主要内容是规定了两国同时从中国东北撤军,日本将取自中国的旅顺大连湾,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其他相关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实际上是把东北亚都纳入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日俄战争日本正是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打败了老牌欧洲强国俄国,最终确立了他在帝国主义国家中的大国地位,,国家实力的增强是日本对于东亚国际格局具有了更大的发言权,而美国在日俄战争中对日本前所未有的支持,也使美日关系形同非正式的同盟。

二、由合作到遏制疏远

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地区性强国,而且成为世界性帝国主义强国,打破了传统的东亚国际秩序。日本开始在东亚进行疯狂的扩张,这不能不引起美国方面对日本的警觉。日本扩张的态势也改变了美国对日本的态度。美国从维护开放的亚洲市场,维护亚洲均势出发,逐渐改变了对日态度,美日之间逐渐疏远,甚至走向对抗。

二十世纪20年代美日之间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处理中国问题上,一战前的美日冲突主要主要体现在对于“满洲”问题和对于中国主导权的争夺上。

日本在战胜俄国后,违背过去的实行门户开放的诺言,在“南满”实行关门政策,排斥各国企业,成为美国向中国东北扩张的劲敌。日本成立了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垄断“南满”的铁路、海港、航运、煤矿、钢铁等。日本还利用它在东北拥有的一系列特权给于日本企业更加优厚的待遇,另一方面,通过关税和运输等政策,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入中国东北。致使英美在南满的商品出口大幅度下降,这极大地引起了英美对日本的不满,在英美的联合压力下,日本不得不做出妥协,在1908年宣布开放安东、大东沟和奉天。还有就是由于日本需要美国的资金和技术。美日之间在“南满”的冲突还表现在“南满”铁路的修筑问题上。1905年美国铁路大王哈里曼为实现其修建环球铁路的愿望,带着购买南满铁路的计划来到东京,并于1905年12月与当时日本首相桂太郎签订了关于购买其刚刚获得的南满铁路的备忘录。但是这个备忘录却遭到了日本军部和财团的强烈反对,1906年1月15日继桂太郎之后上台的西园寺公望政府宣布这个备忘录无效,美国资本家力图染指南满的图谋受到严重打击。⑤

除此之外,美日之间的冲突还表现在对中国主导权的争夺上,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后,美国希望中国出现一个较为民主的政府,这样的政府会与美国更加亲近,而日本却更愿支持袁世凯建立北洋集团占统治地位的政府,日本还想通过支持袁世凯称帝获得更多的在华利益。这主要表现在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的“二十一条”要求上。

“二十一条”要求共分5号,主要内容是第一号,要求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殖民权益,建造联姻烟台或龙口与胶济线的铁路,山东主要城市开辟为商埠。第二号:日本在南满和东蒙享有优越地位,凡是涉及南满或东蒙的条约借款等,必须先同日本政府协商。第三号: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不经日本政府同意,中国不得擅自处理该公司的矿山和产业,不允许公司以外任何人开采。第四号:所有中国沿海各口岸岛屿港口,不让活租借他国。⑥

“二十一条”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美国的在华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早在1915年5月13日,美国政府就已发表声明,拒不承认任何损害其门户开放政策和在华利益的条约。美国也曾想要拉拢英国一起制约日本对中国的独霸行为。但是由于当时正逢一战,英法俄协约国需要日本出动军队打击德国,粉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所以美国的这一希望落空。而且当时美国的在华利益也没有达到美国与日本撕破脸皮,开战的地步,另一方面也由于美国当时本身的实力使然,无法单独干预日本侵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1917年2月宣布对德开战战后,对日政策也作出了调整。11月2日,美国国务卿兰辛与日本政府特使石井菊次郎签订了《兰辛—石井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尤其是在与中国接壤地区的特殊利益,日本宣布永远坚守门户开放政策和各国在华利益均等原则,美日之间达成暂时的妥协。

随着一战后欧洲国际格局的结束,美国开始集中精力解决亚太问题,对日态势进一步扭转。在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首先在海军军备上压制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12月20日,日本同意了美英日就主力舰的比例达成:5﹕5﹕3.5的协议,航空母舰的比例也达成协议,而美国也作出让步,同意在阿留申群岛关岛等距离日本较近的区域新建军港和海军基地。其次,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而代之以美英法日四国协约。第三,美国重申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并且与与会列强签订了《九国公约》,该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再次回到列强共管的局面,但是却没有一个维持机制来维持其运行,所以其无法遏制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这也为日本之所以能够在后来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以华盛顿会议为标志,美日之间在日俄战争后对东亚争夺上的斗争态势发生了变化。美国以实力为后盾,对日本在东亚的优势进行了遏制,维持了东亚国际格局的均衡,东亚地区形成暂时的和平。但是日本仍在为重塑东亚优势而努力,美日之间围绕东亚问题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终于在30年代,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和日本军部法西斯的上台,美日之间围绕东亚问题重启冲突,并最终走向战争

三、结语

美国和日本是太平洋地区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美日之间的关系与东亚地区是否稳定息息相关,20世纪20年代前美国与日本围绕着各自在东亚的利益的问题有过合作,也有过冲突,在日俄战争中,正是由于美国大力援助,诸如提供贷款,舆论也力挺日本,日本才能最终取得日俄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也正是由于美国的操纵遏制,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也才被打破,日本侵略的中国的势头也暂时被遏制。这也正印证了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美日之间的复杂关系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利益使然,利益相同,美日合作,利益相悖,美日冲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对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中国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寻求与其他国家共同利益的契合点,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和平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创造条件。

注释:

①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②大隈重信:《开国五十年史》,中译本,第40—41页。

③S.F比米斯:《美国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59页

④武安隆:《文化的抉择与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页

⑤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⑥《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卷)》,第2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64页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