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淡看清华高材生当保安(3)

【案例】淡看清华高材生当保安(3)

坦言

17年来从未参加同学会

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张晓勇表现得很淡然:“曾经的梦想磨灭了这么多年,一切都应该习惯了。”

但他也坦言,1996年毕业后17年来,他从没有参加过大学同学会。因为“同学们问起什么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毕业后他只去过一次北京看好友兼同学,对方问起工作情况,张晓勇下意识地撒了谎,说在长沙搞房产,是中产阶级。

清华高材生为何不能当保安

96年,对当时的社会来说,大学生还是一个稀缺资源,更何况是名校的高材生。他们大部分现在已经风生水起,在各自的领域占据要津。为何,清华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晓勇安于一份月薪2000元的保安工作呢?

从报道中我们看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社会外力因素所致,而是他自己的选择:当在广州的工作不顺时,选择了回家乡长沙尽孝。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反感那些带着惋惜的论调,认为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因为他们背后的潜台词就是,高学历者就应在高岗位上做出高成就,反之低学历者在低岗位毫无成就一点也不奇怪。这跟种族论又有何区别呢?不同的是,种族论以人种划分阶层,而他们是以学历划分而已。

当年北大才子陆步轩卖猪肉所引起的轰动,不就是此种观念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以至于各方力量迅速行动,调其入档案馆工作,端起了“国家饭”。张晓勇遭遇曝光后,是否会有同样的“眷顾”,这个难说。毕竟现在科技日新月异,他离开这个领域太久了,想学以致用,并不像文科生那样有很强的弹性。

人们都在抨击阶层固化,常常念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但是大家有没有反思过,阶层固化是各方面合力的结果,其中就有你我的力量,而一些用人单位也是顺势而为而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补习班不断,一定要上985、211,都奔着此方向努力,都艳羡着这个名牌,你我的一把把柴禾将这个火焰升高。

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第一步就是转变观念:看重能力,淡化学历。当清华高材生没有能力或者自安现状时,选择保安职业不要大惊小怪;同样,一个中学毕业者经过奋斗进入高层,也无须奇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