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邮票。
岳麓书院邮票。
最青春的邮票:毛泽东求学第一师范挥斥方遒
1911年,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堂国文老师贺南纲的帮助下,顺利考入湘乡驻省中学,来到长沙。在这里,毛泽东读到同盟会办的《民立报》,发现里面充满“激动人心的材料”,受其影响,撰文表示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长沙革命党人最先响应,于10月22日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湖南军政府,并立即出兵援鄂。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随即投入长沙起义新军,成为了一名列兵。
为此,中国邮政专门发了一张以毛泽东在长沙为背景的“明信片”,题为“求学长沙 投笔从戎”。
武昌起义后不到两个月,全国大多数省份宣告独立。毛泽东觉得自己参军的目的已经实现,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励志。
1912年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写下《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受到老师赞赏。但毛泽东立志当一名老师,遂于1913年考入湖南第四师范。第二年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到1918年暑期在第一师毕业,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而这一时期,毛泽东游历最多的就是岳麓山,于是,在2004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枚以岳麓山爱晚亭为题材的邮票,并将之列入“中国名亭”系列。
湖南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同时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校期间,受杨昌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1998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枚岳麓书院的编年邮票。
1918年毛泽东同萧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新型社团之一。它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毛泽东和新民学会的会员们一道探求着中国的出路。1989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发行了一枚新民学会的邮票。
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会见陈独秀,同他讨论马克思主义等问题。8月初,同易礼容等在长沙发起成立文化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组织建立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1921年7月,毛泽东、何叔衡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共一大。2011年,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青年毛泽东照片就是在长沙拍摄的。
1920年冬,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杨开慧后来回忆:“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毛泽东也有许多信给她,表示爱意。还写过一首《虞美人》寄给杨开慧,上阕是:“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起坐数寒星。”为此,中国邮政专门发行了一枚杨开慧的邮票。
因毛泽东年轻时多在长沙求学和探求真理,邮票中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往往少不了“长沙背景”。除了1968年5月发行的一套14枚《毛泽东诗词》邮票里多次出现长沙元素外,1996年9月9日发行的一套4枚《毛泽东故里》特种邮票明信片里,第一枚面值15分邮资的明信片图案毛泽东像,就是采用1919年4月毛泽东与母亲和毛泽民、毛泽覃两个弟弟在长沙合影的照片。无论是毛泽东求学长沙、投笔从戎,还是成立新民学会,无不体现了青年毛泽东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神态和气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