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发展奇迹

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发展奇迹

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经面世,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读本》全面准确、通俗易懂地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权威性、理论性、指导性,必将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以理论形态再现当代中国发展史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集中、系统、深刻的阐述和解读,是贯穿《读本》通篇的主题主线。以理论形态再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实现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是《读本》的显著特点。

《读本》首先讲述了一个世界瞩目的中国故事,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我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为什么中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读本》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指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持并不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中成功开创的,但其探索和发展则是和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紧紧联在一起的,是和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紧紧联在一起的。从《读本》的阐述解读中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以贯之、接力探索的产物;又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前后接续、一脉相承。《读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90多年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来阐述解读,以理论形态真实地再现了当代中国发展史,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理论发展和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而且从中深深体会到中国道路探索发展的历史厚重感和艰辛,倍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解读中国问题,彰显中国理论

中国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和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既包括毛泽东思想,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中国理论阐述和解决中国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显著特征。《读本》很好地反映和体现了这一显著特征。

正如《读本》所指出的:“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这是因为,中国的国情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一个是长期面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风险和考验,一个是国家人口众多、贫困落后、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独特的国情环境和条件下,实现现代化和民族振兴,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也同样具有独特性。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书本中没有现成答案,现实中也没有具体范例,只有靠自己的双脚走出一条路来。从《读本》的通篇布局和具体阐释解读中我们看到,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们不断认识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就充分说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理论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的重大问题,是一条成功经验。

 文风朴实简约,入情入理入脑

《读本》除了全面准确地阐述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讲究深入浅出,做到了通俗化、大众化,使群众喜闻乐见。

为了让群众易于接受、看懂读懂,《读本》在观点的论述表达上力求通俗易懂,在语言的选择运用上力求朴实无华,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朴实简约的语言在《读本》中随处可见。这样的阐释和解读,无形中拉近了理论和群众的距离,使理论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入情入理入脑。

我们的理论是写给群众看的,是要群众接受和引导群众的,因而应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理论不是从概念到概念,枯燥乏味不是理论的特征,而是某些理论的缺陷;理论世界不是概念演绎的王国,同样渗透、充盈着感情因素。理论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成为情理交融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说,《读本》的阐释和解读既具有思想的力量,通篇逻辑缜密;又具有感情的力量,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张晓林 作者为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