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海外培训:学了什么? (3)

官员海外培训:学了什么? (3)

新中国“官员留洋”几代人

1、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老大哥”

代表人物:江泽民、李鹏、邹家华、钱其琛等

主要课程:科技工业知识

1951年,首批375名优秀青年前往苏联学习科技知识,其中有红军将领、技术人才,也有青年干部。至1963年,全国向苏联及东欧国家派出留学人员近万人。留苏人员中包括江泽民、李鹏、邹家华、钱其琛等日后中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2、改革开放初期:接轨西方,去美国

代表人物:成思危、周小川等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

1978年,中国政府赶在中美建交前派出首批赴美的50名留学生。正值中国改革开放起步,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被视为 “接轨国际主流”的首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曾在1981年至1984年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访问学者,并获得工商管理学位。

3、1992年起:求问新加坡

代表人物:省市党政高官

主要课程: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中提出要向新加坡学习。是年,由新加坡外交部出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始为中国政府培训官员。 20年来,几乎全国所有的省和直辖市都派党政高官参与这个项目,学习“新加坡模式”。南洋理工大学每年都会聘请退休官员为中国学员授课,这些课程大多根据中国需要而设,譬如“产业升级和转型”。

4、1998年起:哈佛计划

代表人物:李源潮

主要课程:政府管理专题

1998年,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启动“新世界哈佛高级公务员培训项目”,支持中国内地优秀政府高级公务员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专题研修。学员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现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

2002年,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作为哈佛计划第五批次学员赴美。其思路清晰、英语流利,令美方留下深刻印象。哈佛的常规课程结束后,美方甚至专门为其安排了一周的特殊项目实践。

结束培训回国后不久,李源潮主政的南京就遭遇严重的食物中毒危机。哈佛学来的危机处理培训经验,帮助其第一时间成功应对。2009年,时任中组部长的李源潮在哈佛大学演讲时,特别回忆起当初这段经历说:“我要谢谢哈佛! ”

(综合公开资料)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