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中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侯永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物质财富实现了极大增长,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人民群众对此意见颇大。这种状况如不迅速改变,不仅发展难以持续,社会也难以稳定。对此,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面对严峻形势,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决定》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等等。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当然,如果经济发展不能转到低消耗、低污染的模式上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努力所产生的效果将会被抵消。我们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领域问题存在的错综复杂联系,不能单兵独进,只有统筹兼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最终也离不开党的领导。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包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内的各项改革措施就难以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领域,市场尤其容易失灵,这也是被国际和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对此,《决定》也鲜明地指出,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政府的作用来矫正市场的失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