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改革有三个关要过,市场关、财税关、城镇化关。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积累的问题就解决不了。但是从顺序来讲,这三个改革可能还是市场关最重要。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靠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勉为其难。这就需要形成包括国家权力的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党和政府的关系治理机制、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反腐败的机制、政府自身在社会方面的治理机制等。
2013年11月2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办“改革新起点、新突破”为主题的改革形势分析会。来自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参事室、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等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教授指出,市场决定资源的配制,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一般规律我们要遵循,不能因为我们搞中国特色就排斥一般规律。为什么有的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呢?因为没有市场,对市场的理解不到位。强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在引领新阶段市场化改革上前进了一大步。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彭森认为,下一步改革有三个关要过,市场关、财税关、城镇化关。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积累的问题就解决不了。但是从顺序来讲,这三个改革可能还是市场关最重要。市场的问题关键是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不能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落实。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很复杂,但根本的就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把这个关系理顺,一顺百顺,一通百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突出政府与市场关系,抓到了问题的本质。
中改院院长迟福林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概括了四点:第一,特殊性,过去讲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仍有缺陷,要改变政府不恰当干预市场的特殊情况;第二,关键性,搞市场化改革,要强调资源配置中政府不要在起决定作用,要强调市场决定价格,关键是改变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第三,全局性,比如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既然土地是个市场,还是纳入到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范围内,而不是超出这个范围,当然前提是政府管好规划管制和用途管制;第四,坚定性,坚定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