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与困境

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与困境

社会民主党,有些国家又称社会党或工党,是当今欧洲政坛的主流左翼政党,是战后欧洲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政治力量。随着战后欧洲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上个世纪末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后,欧洲社会民主党为求生存、求发展进行了重大的思想理论乃至组织转型。这种转型一度使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出现复兴,但也无疑造成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和后果,成为其日后危机的诱因。

在左右竞争的政治格局中,左翼显然处于劣势

社会民主党转型和调整的核心动因是要复兴社会民主主义,实现上台执政的愿望。其主要措施是,在思想上,各党逐步地淡化传统的社会主义主张,更多地接受了新自由主义主张;在组织上,由工人阶级政党进一步向“全民党”转型;在理论政策上,更多地借鉴乃至接受了历来属于保守主义的传统主张。这种调整与转型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托尼·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德国格哈德·施罗德领导的社会民主党以及法国里昂内尔·若斯潘领导的社会党为代表。他们提出的一系列旨在使社会党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改革措施,在英国体现为第三条道路,德国是所谓的“新中间道路”,法国则要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其核心是要在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革新社会主义。

在第三条道路等称呼的指引下,欧洲社会党人在实践中抛弃了意识形态的信条,崇尚“没有什么左派、右派区别,只要行得通就是好政策”。这些改革措施确实一度导致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使当时欧盟15个成员国中出现了13个中左政府,出现所谓“粉红色的欧洲”。但与此同时,改革措施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和挑战。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第三条道路的弊端暴露无遗。实际上,在危机爆发前后的一些选举中,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已开始失去地盘,处于守势。2009年6月,欧洲议会选举更是社会党选举失败的分水岭。英、法、德等大国的左翼候选人纷纷败下阵来,中间偏右的主流派候选人普遍胜出;甚至少数极右的党派候选人也跨越“门坎”而首次当选。在左右竞争的政治格局中,左翼显然处于劣势。 2012年5月,法国社会党奥朗德虽然成功地当选为法国总统,扭转了左翼的颓势。但奥朗德的当选与其说是社会党理论政策的创新,倒不如说是萨克齐执政不得人心而导致选民对其深深厌恶的结果。

令人感到费解的是,历史上每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往往是左翼政党在选举中比较容易胜出的时机,因为危机反应了自由放任式的资本主义的弊端,这时则需要主张国家干预的社会主义者上台治疗病症。但欧洲议会的选举结果恰恰相反,选民并不买左翼的帐,左翼政党遭受重挫。德国社会民主党得票率仅为20.8%,创下该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任何一次全国性选举中的新低。同样遭受打击的还有英国执政的工党,该党不仅以大比数输给竞争对手保守党,而且还被力量单薄的英国独立党打落到第三位,严重动摇了布朗首相的管治威信,致使英国工党迎战2010年选举信心受挫!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