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展(3)

盘点2013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展(3)

改革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内生动力

10月8日,上海自贸区正式受理企业登记注册申请的第一天。温州商人孙宝华一早就来到综合服务大厅排队,办理金融服务公司的注册手续。当天有超过2000名创业者冒雨“抢滩”。截至11月底,约6000家企业等待入驻自贸区,新设企业以贸易类和服务类为主。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头,今年以来企业的市场预期一度过于悲观,但一系列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提振了市场信心,重新激起了企业创业投资的热情,短期看有助于稳住经济增速,长远看大大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增速连续下滑,国外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再起,市场一度弥漫悲观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保持住了定力,坚持没有出台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而是顶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坚定推动市场化改革,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终于使得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出现企稳回升,当前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经济发展目标能够较好完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要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质的飞跃,关键在于用改革的办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经济主体自主产生转型升级的需求和动力,因此,要在要素市场、财税、科技、投融资、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关键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今年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但是更要看到,下一步改革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利益格局,明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要抓紧细化、逐条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聂高民说。(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刘铮、陈炜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