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推动产权交易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资本市场发育不足和产权交易市场缺乏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应在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方面发力。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只要有利可图,远隔重洋都不是障碍。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借助市场的力量,将更多的资产转化成资本并上市交易。从国际、国内情况看,由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和市场机制渗透力的增强,在使财产转化为资本的程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在使零星资产社会化方面,更是史无前例。国内有的地方政府和高校明文规定,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可以占到总股本的70%。还有的地方政府把整个园区作为各类资源集约经营的载体,把分散的资产集中起来部分地变为资本,进而集约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河北应全力推进产权交易和资本流动,如可将依附于政府部门难以带来增值的不少优质资产批量出让,变为新经营者的资本;还可以将政府管理和经营效益不佳的部分资产转让给国内外的战略投资者,把经营性资产更多地转移给市场主体,通过激活产权交易市场活化资本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另外,推动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与中介服务体系的有序重组,也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河北的产业结构偏重,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艰巨。出路在哪里?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明智和务实的选择。人才和技术是新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尊重人才、重视技术是人才市场繁荣、技术市场活跃最为重要的边界条件,也是中介服务体系活跃的重要助推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机制的渗透力不断增强。现代市场的多重含义中,地域的意涵在减少,机制类的意涵在增加。比尔·盖茨为了网罗人才并获取技术,可以把研究院建在不愿离开当地的杰出人才所在的城市。国内有的公司为了获得人才和技术,可以远赴欧洲花巨资收购人才和先进技术所在的企业。发展人才和技术市场,重要的不是把场地建设得多么好,而是通过重视人才、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强化技术意识、注重以技术获取竞争优势,形成使人才和技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市场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市场体系的成长主要依赖于其内在的动力系统,但这并不否认政府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调控主体和协同进化者,政府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切实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前至少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完善市场机制最关键的外部条件;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这是现代市场体系健康发展的前提;科学的宏观调控,这是市场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
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切实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还权于市场主体,这是转变职能的突破口。从长远看,必须解决政府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定位问题,使之真正成为服务型的管理者。受历史文化和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主导在社会和民众中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础,还权于市场,必须破除传统理念,努力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微观经济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在当前有着特殊的意义。发展方式粗放、重复建设过多、产能过剩严重、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趋同等问题,多是由于政府干预过多、管理错位或规划失当所致。当前,应该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一般性的、竞争性的行业或领域,由市场调节;直接面向基层的经济社会事项,由基层管理;除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项目外的投资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另外,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市场体系健全完善和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并不是否定政府管理,而是要优化政府管理,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调控和监管,能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并为市场配置资源和有序运行创造适宜的环境。市场配置资源能提高效率,也会自发地造成财富的集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这需要政府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调节。不规范的市场有时也会出现不当竞争、恶性竞争和贩劣造假等,这更需要政府加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当前,既存在对市场不当干预过多的问题,也有监管不力的问题。前者降低了市场效率,后者造成了部分领域的市场失序。这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和纠正。另外,消除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市场壁垒、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等,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自发生成和政府科学监管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各自的优势竞相发挥,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