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
编者按: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很多亮点和创新点,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等等,总之,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影响世界。针对以上热点问题,理论网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以后,您作为理论工作者,有什么感受?
赵振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既回答了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又回答了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切的现实问题。三中全会的《决定》分为十六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总结了过去35年来我国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改革目标,指明了改革的战略重点等;第二到十五部分,分别论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建设等各个方面;最后一部分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都是不可或缺的改革领域,为什么说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呢?
赵振华:根据我的理解,有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决定了我国的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