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过去35年的改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随着我国人均GDP、GDP总量的提高,国际社会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了,是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冷静看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总量固然是全世界第二,但是任何一个巨大的总量,除以13.5亿人口,可能都会得出一个比较小的人均量,人均GDP位居全世界第90位左右,不属于世界前列,而是处于偏后的位置。
另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变,那么就要求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一步说,现在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相当多的还集中在经济领域,如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城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区域结构不合理问题,投资高、浪费大、效率低的问题,收入差距大的问题,等等。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个具体问题,其背后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没有理顺。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了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改革任务依然没有完成,有些甚至还刚刚破题。过去该改的都改了,消费品进入市场了,一般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也都进入市场了,但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垄断的问题没有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清,涉及到重大利益关系的问题没有解决。过去的改革给大家带来好处,所以大家都拥护改革,未来的改革可能对重大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触动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范围由原来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展到全面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等各方面都要改革,改革面广了,涉及到的领域更宽了,涉及到的问题更难了,所以我们要把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前推进。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像总书记强调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可能到哪天宣布,我们的改革完成了,以后不用改了,恐怕不是这样的。因为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就要求我们的生产关系要不断进行调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不同时期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完成,还要把这个任务继续完成。
第三,在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各项改革都要推进的情况下,我们要从复杂的矛盾里找出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矛盾时时存在,处处存在,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这一系列矛盾摆在我们党的面前的时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解决主要矛盾带动其他各项矛盾的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是火车头,有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火车头,就像动车一样,火车头在前面起主要的带动作用,其他一节节的车厢就有动力,共同把我们改革的火车向前推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