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机制层面,当前最重要的是抓紧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一要抓紧制定一套涵盖经济运行、社会发展、民生福利、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按照三中全会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人民群众是政府治理最直接的受众,要在坚持上级机关考评的同时,探索建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考评的工作机制。在考核评价中,不能仅仅以资金、人员、设施的投入为衡量标准,而必须更加关注实际效果、关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二要实行差别化考核,不搞一刀切。习近平总书记曾以青海、西藏为例指出:“青海是中国水塔,西藏是世界屋脊,如果把青海、西藏污染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要明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区别对待、分类考核,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重点加大对这些区域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方面考核的力度。同时,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加快建立健全覆盖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受益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此外,还要探索建立严格有效的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把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提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考评结果落到实处。要坚决纠正单纯以GDP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让真正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福祉的干部得其位、行其政,实现从以GDP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转变,从追求经济增长型政府向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坚决破除“以GDP论英雄”的迷思(4)
- 提振消费 彰显中国经济强劲韧性2025-08-06
- 中国经济“半年报”怎么看?2025-07-16
- 顺应新趋势释放农村消费潜力2025-07-08
- 顺应新趋势释放农村消费潜力2025-07-08
- 凝聚合力持续改善消费环境2025-07-01
- 凝聚合力持续改善消费环境2025-07-01
- 形成民生改善和经济增长良性循环2025-06-24
- 德国推出大规模减税方案重振经济2025-06-23
- 充分发挥区域战略叠加效应2025-06-19
- 以制度引领价值重构——推动现代经济制度文明跃升2025-06-16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打破壁垒,让更多“大国重器”变为“便民利器”
- 物流数据上扬线,描绘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科技+”秋收,绘就农业强国新“丰”景
- 抗战老兵的敬礼:烽火记忆与家国深情
- “含绿量”不断提升,中国新型储能规模世界第一
- 【廿四节气·白露】又是一年秋意浓,白露无声育秋实
- 抗战精神君须记 最是九三阅兵时
- 以抗战胜利之光照亮民族复兴路
- 服贸会绘就文旅产业新图景
- 伟大抗战精神烛照民族复兴新征程
精选视频
“第一书记”制度: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
【学习思想】二十载实践:“两山”理论的科学性愈发彰显
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九三阅兵!习近平重要讲话金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九三阅兵!习近平重要讲话金句: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
九三阅兵!习近平重要讲话金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