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雍君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同时将保障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防控地方债务风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和提高对外开放,锁定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实施《决定》之后,党的决策高层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而开启的新局。新局明显地体现了一以贯之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基调和理念,旨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贯性的同时,推动《决定》对新一轮改革所做的顶层设计尽快付诸实施,这正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造改革红利、启动新的增长动力源之前提条件。如何妥善应对改革红利消失和新的增长动力不明朗这两大挑战,正考验着执政者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施政能力。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初步答卷。其中的每项任务,都直接涉及重大而艰巨的改革。
他认为,会议释放出的主流改革信号,就是在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战略基调下,以财税改革统揽新局。在六项任务所涉及的所有相关改革中,财税改革的份量最重。其中,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和改善民生,本身就是财税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其他四项任务,则与财税改革密不可分。没有财税改革的支撑,这些任务将没有任何一个可以真正落到实处。以此言之,会议对明年启动新局所作的战略部署,与《决定》关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之论述,在理念和思路上高度契合。……【详细】
张占斌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件事情,这是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
他谈到,无论从国际和国内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一窝蜂的违规举债和超越财力举债搞建设,巨大的偿债压力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观存在偏颇,脱离当地发展的客观实际,根本不顾及后任、后人能否偿还的问题,有严重的“不借白不借的”错误思想倾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对这种走极端的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否则,祸害无穷。
张占斌谈到,2012年10月,国务院领导明确批示,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分类指导,防范风险。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如不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债务资金使用混乱、损失浪费严重的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要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要强化教育和考核,建立债务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和问责制度,从思想上和制度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详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