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万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3日闭幕,会议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第一年,2014年将会有哪些改革举措付诸实施,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息?就此,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教授。
张占斌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件事情,这是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
他谈到,无论从国际和国内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一窝蜂的违规举债和超越财力举债搞建设,巨大的偿债压力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观存在偏颇,脱离当地发展的客观实际,根本不顾及后任、后人能否偿还的问题,有严重的“不借白不借的”错误思想倾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对这种走极端的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否则,祸害无穷。
张占斌谈到,2012年10月,国务院领导明确批示,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分类指导,防范风险。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如不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债务资金使用混乱、损失浪费严重的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要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要强化教育和考核,建立债务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和问责制度,从思想上和制度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