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手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于一个政党而言,作风建设是永恒的课题。党内风气好,党和人民就能够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党内风气不好,党群关系就会受损,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会受挫。只有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我们才能从容面对这样那样的“考试”,把事业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
从今年年中开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本版陆续刊发《良好的风气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5月24日)、《继续“赶考”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7月19日)、《抛却私利才能真正为群众服务》(8月9日)、《新形势下尤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9月13日)等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就转作风、除“四风”发表评论。当前,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亟须发扬优良传统,亟须保持如履薄冰心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早日实现“中国梦”,全党同志必须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团结奋斗。
意识形态
一个政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在于“物质”也在于“精神”,二者不可偏废。今天,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提高、更显紧迫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手一定要硬,就要把阵地意识、斗争意识摆在突出位置,就要真谋事真干事,来不得半点含糊、半点懈怠。做好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全党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动手。只有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手抓得紧、过得硬,才能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中国发展才能筑牢更为扎实的根基。
——《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手一定要硬》,8月23日
编者手记:一个缺乏精神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思想共识的国家可能不打自败。如果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手不抓、不硬,最后必然会出大问题。当年苏联亡党亡国,近年埃及动荡混乱,都警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慢慢开始的,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8月30日,本版刊发《从埃及动荡看“普世价值”》一文再次揭示“普世价值”的虚伪性,强调掌握意识形态自主权的重要性。文中指出,假如看着概念时髦就盲目跟风,必定成为别人利益布局中的棋子。我们坚决不能给错误舆论任何传播渠道、发酵空间,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才能继续走好自己的特色之路。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争锋的主战场。这一年来,国内各种杂音纷扰,国际刀光剑影暗藏,斯诺登接连爆料惊诧世人。对此,本版刊发《违法必究才能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8月30日)、《从棱镜计划看西方网络战》(8月30日)及时发声,指出要主动打好网络舆论仗,要研究特点和规律,要讲究战略战术,才可能顶得住、打得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