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开新局·改革再出发(6)

实干开新局·改革再出发(6)

文化传承

对任何国家而言,文化认同都是最基本的认同。爱国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爱本国的文化。振兴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新形势下我们培养爱国意识、增强爱国情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要实现更好的爱国,迫切需要更好地凝聚国人的文化共识,只有全国上下一起发声、一起努力,人人充当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历久而弥新的生命力。

——《文化认同是增强爱国意识的基础和条件》,10月11日

编者手记: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五千年耕耘奋斗,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成果彪炳史册,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奇迹惊艳世界,其背后都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然而,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数典忘祖”的现象,或出于现实功利的目的,曲解亵渎传统文化,或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完全消解和否定自己的精神家园。如此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进一步发展从何谈起?本版刊发评论《孵出中国创意离不开想象力与自信心》(6月7日)、《从中华文化的传承中汲取力量》(11月29日)、《新型城镇化要格外重视传承文化》(12月20日)反复强调了这一点。文化传承链条生生不息,自身发展根基才扎实可靠,只有相信脚下这片土地足够坚实,我们才会气定神闲一些,才会孵出值得骄傲的中国创意,古老的国度就会不断焕发出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不能停滞倒退、畏缩不前,也不会一改就成、一步到位。在这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变革中,呼唤更系统更完善的顶层设计,也依然缺不了敢闯敢试、摸着石头过河;要善于在增量利益上做文章,也要敢于在存量利益上做调整。而无论改什么、怎么改,都亟须改革推进者率先亮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归根结底都是要让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更多落在老百姓头上,让美好生活梦想照进现实。

——《深化改革就要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11月8日

编者手记:对于正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来说,全面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才能孕育出更多梦想,支撑起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这是一场攻坚战,越往前走,牵扯的利益越复杂,触及的矛盾越深,遭遇的阻力也就越大,必须拿出足够勇气向板结固化的利益格局开刀,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绘就改革蓝图只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凝聚改革合力,需要不断达成目标共识,进而转化为行动共识。本版11月22日刊发《让群众看到改革的好处就能凝聚共识》就这样写道,每一步怎么走、为什么这样走,都要让群众知道,让群众理解,让群众看到改革的好处并形成共识。《用实干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11月22日)亦指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关卡、层层挑战,要创造更多精彩故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惟有按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不退缩、不犹豫、不徘徊,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去奋斗。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