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德里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和遗址(2)

世界文化遗产——德里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和遗址(2)

埃斯科里亚尔大教堂南面有国王行宫,最引人注目的菲利普二世的房间里有 16 世纪的陈设和国王的个人物品。国王的内室位于教堂的东侧,被称为圣洛伦索栅栏的“把手”。 卡洛斯四世的宫殿里有西班牙宫廷画家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设计的挂毯等名贵工艺美术品。教堂北面的修士大厅和圣器室里藏有佛兰德斯画家范·德·韦伊登的《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及名家大师的珍品。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的建筑内部最漂亮的要数位于西部出口处长长的走廊里的图书馆。这是埃斯科里亚尔大教堂最富丽堂皇的大厅,腓力二世在世期间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图书馆内的彩绘天花板是绘有科学和艺术寓义内容的图案,而图书馆内收藏了许多极其珍贵的图书和手稿。图书馆中藏有 4000 份手稿和 4 万册书籍,其中有些为稀世珍本。最古老的一本是 1500 年前的拉丁文《圣经》手抄本,最珍贵的一册为用金纸刻字贴成的金书,重 50 公斤。其中还保存有像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这些新教徒的论文。腓力二世国王研究他们的惟一目的就是维护罗马天主教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的图书馆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的图书馆

腓力二世建造埃斯科里亚尔为他的父亲卡洛斯一世国王(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修建了一所陵墓。1586年卡洛斯一世的遗骨被放置此地。但直到腓力三世于1617年执政,这座有青铜,大理石及碧玉石建造的皇陵才开始在教堂的主祭坛下动工,那里埋葬了从 16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即从卡洛斯一世到阿方索十三世)大多数国王的遗骨。但腓力五世例外,他无法忍受这所宫殿的幽暗寂静,要求葬在塞哥维亚,而费迪南德六世则葬在马德里,凡是生有王太子的历代王后,也葬于此处。

大教堂——“通往永恒的入口”

教堂是该修道院内的主体建筑,位于整个建筑群的中央,是一座 50 米边长的方形建筑。屋顶上方耸立着一个直径为 19 米的圆形塔楼,塔楼圆形的屋顶上还有高高的尖顶。全塔总高为 92 米,是修道院建筑群中的最高点。与此高耸的圆形屋顶相呼应的是左右两侧的两座 72 米高、带有圆形屋顶的方柱形钟楼。教堂内部十字交叉的圆形穹窿顶架由 4 根粗大的柱子支撑。另有 8 根较细的柱子分别支撑着 24 个拱顶支架。圆形穹窿的天花板上有各种反映圣母和耶稣宗教生活的壁画。地面是用灰白两色相间的大理石铺砌。埃斯科里亚尔大教堂的正面朝向一个被称之为“国王庭院”的长方形的内庭。正门上方立着圣洛伦索的雕像,其脸部和手部都用白色大理石雕成。在其基座的顶层立有6个庞大的旧约国王像,这个庭院也因此而得名。在同异教徒的斗争中腓力二世相信,应当以古以色列国王为楷模,这里立有以智慧著称的所罗门王像,有以勇敢著称的撒乌尔王以及其他的以色列国王。

教堂内最大的祭坛有 15 米宽,26 米高,祭坛分 4 层,分别用碧玉、缟玛瑙或红大理石的柱子支撑。4 层搁板上共有 15 座铜制雕像,最高一层是基督和圣母的雕像,旁边是圣彼德和圣保罗的雕像。在大祭坛的两侧有两组铜铸雕像群,这是意大利米兰的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精品,一组是卡洛斯一世国王和他家人的雕像,另一组是腓力二世国王与他的 3 位妻子和一个儿子的雕像。祭坛周围挂满了著名绘画大师绘制的圣像、宗教画或各种精美的雕饰。在大教堂的内部建筑中主要采用了多里克柱形以增强其庄严和凝重的气氛。埃斯科里亚尔大教堂最早的居民是修士,国王授予他们全权,但他们必须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其一是每天为王室成员祈福,其二是维护为腓力二世所最珍贵的天主教的神圣地位。王宫藏品是天主教圣徒最大的力量源泉,共计有七千块圣教徒的骨殖。

腓力二世希望能见到一座融天主教堂、宫殿为一体的宏伟建筑

腓力二世希望能见到一座融天主教堂、宫殿为一体的宏伟建筑

有些著名的参观者称赞教堂的雄伟壮观,例如法国的大仲马就将往往的国王的庭院比作“通往永恒的入口,”而有些则有对这种沉闷的规模颇为不满,法国作家提奥非·高特曾写道:“置身于埃尔埃斯科里尔教堂中,使人感到压抑沮丧,如此的忧郁,已至于祈祷完全不济于事,”。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据马德里仅一小时的车程,如果想要去往这里,游客可以先到达马德里,然后在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去往这座古老的修道院。外国游客可以跟团出境游,作相应的航班到达马德里,再去往修道院。

责任编辑:吴天红,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