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创造了人类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不仅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也为世界各国实现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且重要的影响。
道路自信源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实践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高度,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历程中,相继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实践证明,这三大理论成果是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总结与经验总结。
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包含着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作了全面、深入的探索,这些理论探索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前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深刻总结和借鉴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创新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实践表明,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