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之路(3)

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之路(3)

三、应继续完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政策

2005年10月,党中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早在2003年,国家就已开始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出力度,总支出2237亿元,2012年达12286.6亿元。2003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2622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是2003年的2.6倍。10年来,农村基础设施逐渐改善,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教育公平扎实推进,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从深层次看,城乡之间差距仍未根本好转,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导致农村“空心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普遍,新农村建设效果在短期内难以快速显现。当前,新农村建设政策推进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促进农村发展资源过度分散。以农村水泥道路建设为例,截至2010年底,全国仍有1200个乡镇、12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其中90%集中在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然而,中西部地区大多是地广人稀,山高沟深,如果要求每个建制村通水、通电、通路,投资成本相当高,而且难以从根本上对农村发展起到有力支撑。各种惠农资金采取专项形式下方,如同毛毛雨洒向广大农村地区,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二是农业基础性地位难以维护。农产品种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原产品深加工不够,农民获得附加值较低,单纯依赖农业种植难以获得较多收益,导致农民对农业生产经营致富信心不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依赖于在城市的短期务工等非农收入。这对于农村的长远发展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是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一些地方单纯为经济增长,在引进一些能耗高、污染强的企业时,忽视了农村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严重危害了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当地生态环境,农村并没有成为农民安居乐业和国家纵深发展的生活空间和战略空间。

四是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无力。以“管理民主”为指向的农村基层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最高要求。在当前农村与市场化、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背景下,建构以基层自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效果却并不理想。在土地流失、生态破坏等事件发生时,农村基层自治组织难以发挥维护自身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

根据人口变迁规律和当前城镇化现状,即使中国城市化率提高到60%,仍将有6亿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村不仅承载着平衡生态的功能,还传承着数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世界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也不忽视农业的重要地位。例如,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如今仍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农田,发挥着教育市民、亲近自然、平衡生态的重要作用。对于人口庞大的中国来说,农村社会的蓄水池作用还可以避免人口过度涌向城市而导致的“城市化陷阱”。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