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进步”与“代价”
改革是为了进步,历史和实践证明,改革也确实促进了中国进步。改革要破旧立新,它使我们与时俱进地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改革要破除僵化保守,它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改革要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是攀登人迹罕至的高山,它不断提升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但不能否认,改革也会有代价。任何发展总会有代价,任何改革也总会有代价。缺乏科学分析、研究和论证的改革常常会出现失误,违背科学方法的改革会付出代价,把握不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改革会给发展和稳定带来阻碍,胆子不大的改革会错失机遇,步子不稳的改革会走弯路,割断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改革会使人们迷失方向,利益格局调整的改革会使某些人作出牺牲,等等。我们在看到改革取得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改革可能会付出代价。承认改革中的代价,实质上也是为了做好少犯错误、减少代价的准备,把代价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
改革中“不好的改革”与“好的改革”
改革既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创新活力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不好的改革制造问题,好的改革解决问题。
不好的改革,既影响发展,也影响稳定。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创新活力有所不足,社会的和谐稳定因素也显得不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一定意义上与“不好的改革”有关:有些人打着改革旗号而在行动上却是最大的保守分子;有些人高举改革旗帜却在谋取并固守个人私利;有些部门在根本没有弄清改革的正确方向、目标、路径和方法的情况下就去改革,效果不好;有些地方用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搞改革,反而使改革出现不少问题;有些人认为改革就是不断地变更,在工作中经常变来变去,但就是抓不住改革中的根本问题。
“好的改革”,就是习总书记讲的遵循科学方法论的改革。它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又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它既有正确方向、目标又有正确方式、手段,它能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或根本问题并真正解决问题。改革,从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发展和稳定问题,进一步说就是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问题。一个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社会,既具有健全的动力机制,也具有健全的平衡机制,而且这两种机制相互配合与协调。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机制。好的改革,就是要着力于建立健全这两种机制。应当说,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很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