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又见“穷县豪楼”,如何解开“穷奢通吃”的吊诡(2)

【案例】又见“穷县豪楼”,如何解开“穷奢通吃”的吊诡(2)

曾想把办公楼让给学校

12月25日晚,海伦市财政局一名主要领导介绍,目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仍然在“豪华办公楼”里办公,事件曝光后,政府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继续用吧,人家都盯着你呢;搬出去又没有地方。”

该官员说,这栋办公楼没有花费财政经费,而是通过旧有办公大楼置换得来的,“财政的确没钱盖这么好的楼”,置换过程中是否有资金盈余并不清楚。

海伦市委书记佟伟说,他下半年来最尴尬、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应对“穷县豪楼”的质疑。他甚至有过把政府机关搬出去的想法,可没有哪家企业用得上,他们也曾讨论让给医院或者学校的方案,但办公楼又不符合这些单位的用房设计。目前,他们在研究能否辟出新办公区,把公检法等独立办公的单位搬进来。

海伦市市长杨全胜认为,虽然“置换”是前任领导班子的决策,但客观上确有两个动因,一是原有砖木结构的政府办公楼年久失修;二是随着土地规模经营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老城区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

“由于申请国家级贫困县不确定性很大,建政府大楼审批手续严格烦琐,为了抢抓发展机遇,我们只好先上车后买票,两件事情一并推进。”该市一位前任主要领导称。

农村贫困人口占比低

“十一五”末,海伦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95元,年均增速达19.5%。海伦市申请国家级贫困县是否符合标准?海伦市扶贫办一名副主任表示,申请贫困县时上报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是不足1300元,这个数字是海伦农村贫困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国家在评定贫困县的标准时,考虑的也是农村贫困人口年均收入,“我们报的数据都是真的”。

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表示,国家制定上述标准时,收入上线是2300元,如果单纯从数字看,海伦市可以成为国家级贫困县。但“6695元”这个数字明显过高了,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海伦市有80多万人口,这表明在海伦年均收入不足2300元的贫困人口占比很低,否则平均收入不会被拉得这么高。而评定国家级贫困县,考虑贫困人口的年均收入,但没考虑贫困人口占比。

“哭穷”成贫困县却建亿元政府楼背后的畸形政绩观

当地主要领导向记者表示“深感窘迫和不安”,一番话可谓耐人寻味,至少证明这一系列自相矛盾的施政策略,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一方面出于利益驱使,想方设法骗取国家的贫困帽子背后的财政扶持,另一方面骗到了钱财却并没有打算投入民生,而是利用权力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也就是说“哭穷”欺骗上级骗来的贫困帽子好处,最终化作了官员穷奢极欲的享受,这似乎才是更大的问题。

所谓造成不良社会观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这是当然的,老百姓更期望看到通过政府努力改善民生,提升地方形象,而不是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取得一顶并不光彩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地方政府施政政绩的极大讽刺。照讲作为地方政府官员,本应该同样有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观,即通过勤政廉政、通过招商引资、通过政策扶持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来改善民生,但遗憾的是海伦市的领导们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将哭穷来争取贫困县帽子作为取得上级财政扶持的手段,而事实上这个县并不算穷,据报导,“十一五”末,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95元,年均增速高达19.5%。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救助和政策倾斜,这个县级市的领导班子决定,宁要“里子”不要“面子”,开始把眼光瞄准国家级“贫困帽子”。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